|
|
訂閱社區雜志 |
【動態】碧水源等出資組建環境影響評價公司 |
(時間:2012-11-16 10:52:33) |
11月7日,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京簽署合資協議,共同組建“中環國宏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在水環境保護、水體水質凈化與生態修復、飲用水安全保障領域,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出席合作簽字儀式的有: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黨委書記趙維均、副主任余立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副院長舒儉民、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日成、副總經理何愿平等。 環境影響評價是國家控制環境污染的最重要手段與環節之一。按照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所有一定規模的經濟與社會活動項目均應先行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合格后,政府方可許可項目進行立項,相關環境保護部門還將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時的環保技術方案在項目竣工后對其進行環保驗收,因此環境影響評價對我國的環境保護以及項目的環保措施與技術方案均產生重大影響。 成立該合資公司對碧水源的意義在于: ⒈借助國內最大、最權威的平臺介入環境保護最重要的上游環節,完善了公司的產業鏈; ⒉通過介入環境影響評價,能使公司的先進環保技術在項目初期合理介入,更早、更廣、更大規模的推動公司技術應用; ⒊通過合資公司的成立,加強了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保部對外經濟合作辦等國內著名環保技術院所及國家對外環保技術合作機構的聯系與合作,對推動公司向國家及國際平臺的靠攏具有現實意義; ⒋通過合資將為公司增加收益。風險方面:公司本次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等國有事業單位合作,在機制和管理流程上存在能否相互適應的風險。 并且,公司11月7日對外發布公告,第二屆董事會第四十五次會議于2012年11月7日召開,審議通過了《關于投資設立“中環國宏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議案》。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出資210萬元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深圳市利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中環國宏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