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我國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 |
(時間:2012/2/15 10:52:54) |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提出了到2015年的產業發展目標: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0萬—260萬立方米/日;海水淡化原材料、裝備制造自主創新率達到70%以上;建立較為完善的海水淡化產業鏈,關鍵技術、裝備、材料研發和制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于上世紀50年代開展海水淡化研發,在“十一五”期間進行工程示范,海水淡化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11年底,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66萬立方米/日,是2005年5萬立方米/日的13倍以上。經過多年科技攻關和工程示范,我國在反滲透、低溫多效等主流海水淡化技術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掌握萬噸級海水淡化裝置成套制造技術,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單套1.25萬立方米/日低溫多效和1萬立方米/日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主要技術和經濟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傮w看,目前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關鍵技術和設備還比較少,成套裝置及部件制造能力較弱,應用規模小,海水淡化產業發展還不平衡,但已具備全面快速發展的條件和基礎。 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海水淡化解決了全球2億多人的飲水問題,海水淡化水已成為海灣國家的重要水源之一。我國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約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國城市中有約2/3缺水,約1/4嚴重缺水,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既是緩解水資源短缺形勢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意見》提出了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幾項重點工作:一是加強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二是提高工程技術水平;三是培育海水淡化產業基地;四是組建海水淡化產業聯盟;五是實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六是建設海水淡化示范城市;七是推動使用海水淡化水;八是完善海水淡化標準體系。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