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寧波市政府將開展水質“長效維護”試點 |
(時間:2011/2/28 9:26:05) |
2011年,是實現市政府提出的內河整治“三年有大變化”的最后一年,年底前將完成剩余的約20%的總計30多條內河的治理任務。不過,管理部門也在擔心:整治過的內河萬一又變黑變臭了咋辦?為此,今年我市要開展水質“長效維護”試點。 寧波內河縱橫交錯,是典型的“江南水城”。據介紹,為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甬城內河根據其分布特點,主要分為景觀河道、一般河道和城中村河道三類。經過近10年治理,特別是在得到了自2009年以來的全面治理后,內河水質比以前已經有了明顯提升,如,西塘河、后塘河等主要景觀河道的水體已經比較清澈;南北河、江北大河等一般河道的水質也改善明顯,消除了發臭現象;包家河、滄海河等城中村河道則基本消除了發黑現象。 不過,據專家分析,以下幾個主要因素使得內河水質的穩定性存在較大變數:現有河網水系布局不合理,“末端河”、“斷頭河”數量還較多;市區的內河屬于平原河網末端,水體流動性差,河床底泥淤積速度較快,水體富營養化程度較重;在某些條件下(如受工程施工的影響),污水可能通過管網進入內河,河道外源污染無法徹底解決。 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城區內河水質突發性惡化現象,城管部門表示要建立水質長效管理機制,今年先搞試點,然后從明年開始正式推廣。專家說,近些年來,在與內河水質持續“較量”的過程中,寧波已經積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水質維護技術與經驗,如在不少河道上已經在使用的曝氣推流技術、有益菌水體修復技術、生物膜技術等,以及廣泛利用美人蕉、菖蒲等善于吸收水體污染物的植物進行水體綠化,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