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国内老熟妇对白XXXXHD-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關鍵字:
政策法規|廢氣治理|噪聲控制|環境監測|固廢治理|清洗與清理|環保前沿|環保技術|土壤修復|綠色建筑
化工|水處理|環保設備|國際視野|企業動態|技術專題|人物訪談|推薦案例|
>>首頁 >> 商業資訊 >> 環境監測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環境】城市建筑工地揚塵污染調查 揚塵離我們有多近?
(時間:2012-7-27 15:11:51)

 
  北京市廣渠路西大望路口附近的一處工地,裸露的地面毫無遮擋。 

  比起其他空氣污染物,公眾對揚塵的感受更為直接。尤其是PM2.5進入視線之后,公眾對揚塵的理解加深,反應也變得更加敏銳。有關調查顯示,90.0%的受訪者表示身邊的建筑施工揚塵嚴重。揚塵污染已成為投訴的一個熱點。那么,我們每個城市的揚塵處于什么狀態呢?
  揚塵離我們有多近?
  炎炎夏日,一位環衛工人全副武裝,戴著口罩、帽子,裹著紗巾,在北京市廣渠路與西大望路交叉口附近小心地清理垃圾,盡量避免地上積土揚起。
  這樣的裝扮,難道不熱嗎?記者不禁感到好奇。
  “沒辦法呀,灰塵太大,就這樣,每天回去鼻子里還都是黑的。這里都在施工,晚上拉渣土的車,撒了很多土下來,有的工地也不沖洗。”這位環衛工人無奈地說。
  “難道沒人管嗎?”記者問。
  “有呀,可是工地不聽呀。城管走了,這些工地照樣不打掃門口的土。”
  記者從西大望路口向大郊亭橋走去,一路上都是建筑工地。在一處天橋上,記者看到北側圍擋之內的一個工地上,大面積的黃土沒有任何遮擋。工地外面的馬路上積了一層土,不時被過往車輛帶起,天橋的欄桿上也蒙了一層灰。而斜對面的樓上,赫然立著“勁松城管分隊”的牌子。
  這只是當前我國揚塵污染現象的一個縮影。
  當前人為揚塵較為嚴重與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分不開。以南京市為例,從2006年的全運會開始,南京市就進入城市建設的大干快上階段,而明年即將在這里舉辦的亞洲青少年運動會和2014年的青年奧運會,除了給南京市民更多的自豪感,也讓他們從現在開始不得不為此犧牲便捷的交通和潔凈的空氣。
  據南京市環境監察支隊工地環境管理科科長李宗科介紹,如果加上雨污分流、街巷出新、小區整治、市政建設等項目,目前南京在建工地接近3000個,全市13個區、縣都有工地。一些縣區拆遷辦只求一個“快”字,對工地疏于管理,出現了隨意傾倒渣土、車輛遺撒等問題,無圍擋、無硬化、無沖洗、無覆蓋的“全祼工地”較為普遍。
  在南京市寧杭公路(S122)拓寬改造工程現場,記者發現,即使是雨后,道路上仍能看到積塵,車輛駛過可以看到一些塵土揚起。道路兩側的大片拆遷工地堆積大量建筑和生活垃圾,沒有看到什么遮蓋措施。
  揚塵在空氣污染中占據了不可忽視的分量。根據北京市環保部門的監測和分析,揚塵污染約占PM2.5來源的15.8%,主要就是建筑工地的施工揚塵和車輛運輸揚塵。南京市環保局的統計數字也顯示,可吸入顆粒物一直是南京空氣的首要污染物,揚塵造成的可吸入顆粒物占到了可吸入顆粒物總量的40%以上。
  石家莊市環保投訴熱線接線員告訴記者,這兩年,施工揚塵污染投訴最多,特別是夏天,一到晚上,投訴電話就會打進來。南京市“12369”于2011年首次把揚塵污染列為獨立投訴科目進行統計,全年共接到700多件投訴。北京市“12369”投訴中心的數據也顯示,上半年,全市環保系統共受理環境信訪事項7668件,投訴大氣污染的占55.6%,工地揚塵就位列其中。
  治理措施能發揮多大作用?
  隨著人們對揚塵危害認識的逐步深入,各地紛紛出臺各種措施,加強揚塵整治,但是效果卻不明顯,有些規定甚至形同虛設。
  7月17日晚9點多,記者在北京市大郊亭橋周圍看到,道路上處處是沙土,汽車駛過,揚起陣陣塵土,讓人不敢正常呼吸。一位經常出夜車的司機師傅說:“拉渣土的車這會兒都出來了,這里還算好的呢,有些地方灰塵漫天,晚上開車都看不清前面的路!
  記者留意了一下從這里駛過的車輛,不到半小時,來來往往的工程車有十多輛,其中一半以上滿載渣土,但只有一輛渣土車采取了所謂的遮擋措施,覆蓋了頂棚,后面依然敞開著。其余渣土車均沒有任何遮擋。渣土一邊從車上撒到路上,一邊隨風飛揚。
  很多地方意識到,要管住揚塵,單靠環保一個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于是多個部門紛紛參與揚塵管理,但效果卻依然不理想。比如,有些地方工地圍墻以內的渣土揚塵歸市住建委管,但運渣車輛一旦駛出工地,就進入了城管部門的地界。環保部門表面對工地揚塵有統一監管權,但因沒有處罰權,長期處于尷尬境地。2010年,南京市環保部門曾對全市511個工地進行過一次摸底,發現其中八成工地都未達控塵目標,卻沒有一家接到過罰單。
  為了管住揚塵,不少地方也想到了利用經濟手段來增強施工單位的防塵意識,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有些措施反倒成了揚塵產生單位逃避責任的借口。
  據了解,南京市環保部門從2009年7月開始試行向各工地征收揚塵排污費,初衷本是把環境壓力轉變為價格信號,但在執行過程中由于收費偏低導致措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在南京中山陵旅游配套工程的工地,項目總指揮邵軍告訴記者,工地除了按照要求統一購置了洗泥機外,還自制多個活動和固定噴淋設備,每天定時5次噴灑工地路面,還準備了3萬平方米的蓋布。這樣粗略算來,即使不計入人工成本,每月用于揚塵治理的費用也有上千元。這樣一個4萬平方米的工地,一個月的揚塵排污費不到一萬元,而真要落實所有的降塵措施,可能要花3萬元以上。
  如果按照每月每平方米0.24元的收費標準,施工方治理揚塵的成本要比需繳納的揚塵排污費高得多,不少工地選擇繳費而不是去治理揚塵。即使工地不治污,由于繳納了排污費,環保部門也難以對其進行制裁。
  揚塵治理路在何方?
  “施工揚塵點多、面廣、線長,而且具有易反復、易突發的特點,治理揚塵污染僅靠突擊遠遠不夠,需要建立長效機制,探索揚塵整治的長效之路!笔仪f市環保局局長張炬說出了施工揚塵治理的難點所在。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從環境管理的階段來看,當前的揚塵管理可以說是環境污染控制與環境質量改善混合的階段。環境改善是目的,污染控制是手段。治理揚塵,就要強化控制,嚴格執法,嚴格準入。 
  柴發合指出,揚塵管理難度大,需要各部門的聯動,但是如何聯動是個重要問題。雖然不少地方已經開始實施聯動,但是由于部門職責不清晰,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要管好揚塵,必須建立良好的機制。
  同時,揚塵管理手段落后,雖然多個部門管理揚塵,但是依然不能迅速發現揚塵,不能很好地監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監控手段。實際上,對于揚塵的監管,完全可以利用交通系統的監控設施。環保部門可以聯合交管部門,增加道路監控的揚塵監控功能,利用龐大的社會化監控手段,及時發現揚塵現象,及時處置。
  目前有些地方出臺了征收揚塵排污費、揚塵處罰等措施,但是繳費和罰款都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控制揚塵,改善環境。當前有些地方存在的問題是,企業或單位繳了罰款之后就不再治理揚塵,或者繳費免責的現象。實際上,可以更好地利用經濟手段、市場杠桿來管理揚塵。比如,運輸車輛不達標不發放運行許可證等。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關于揚塵治理的一項調查報告建議,施工單位和渣土運輸單位,在資質審核方面,必須提高準入門檻。建設單位應該承擔整治揚塵污染的責任,實施施工單位揚塵防治工作與工程款相掛鉤等措施。一旦企業違反揚塵管理規定,除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外,還應對其違規情況進行記錄,重點是將企業是否重視揚塵污染控制工作作為市場準入的必備條件。以市場經濟為背景,實行企業和單位市場退出機制,提高市場準入條件。
  目前,有些地方的揚塵治理在嚴格準入方面已經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今年4月,江蘇巖土集團的君泰國際工地因揚塵治理措施不到位,被南京市住建部門掛紅牌警告。而今年6月,正因為這張“紅牌”,這家企業雖然已經在建鄴區新城科技園的項目中中標,也被取消資格。今年1~7月間,南京有7家企業被掛紅牌,24家企業被掛黃牌,按規定,被掛紅牌的工地施工方3個月內不能在南京市場參與其他項目招投標,其項目經理被要求不能到其他單位擔任項目經理。
  柴發合表示,揚塵是個復雜的問題,涉及面比較廣,不能認為揚塵治理是哪個部門的責任,不能將揚塵治理看成一個單獨的問題,而是要把揚塵治理與生態建設聯系起來,預防與監督相結合,從長遠考慮,從機制完善出發,在根本上管住揚塵。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熱點文章
中國發改委 中國環境保護協會 中國節能協會 中國環境保護部 中國鋼鐵協會 國際節能環保協會 LED環球在線 中國太陽能光伏網
中國新能源網 中國能源網 中國照明網 慧聰網能源 世界風力發電網 中國節能住宅網 中國鍋爐網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中國LED照明網 環境生態網 中國煤炭資源網 節能環保產業聯盟 中國家電網 中國風機網 鍋爐信息網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燕趙環保網 北極星電力網 全球閥門網 中國沼氣網自動化在線 中國化工器材網 世紀環保網 中國凈化設備網
太陽能產業資訊 上海環保協會 中國環保機械網中國能源信息網 環保中國 廣東環保產業網 中關村環保 環保設備網
中國風能網 綠色科技網 中國儀器儀表網 中國涂料采購網 AAB亞盟環保 中國環保英才網 固廢英才網 格潤清潔能源網
裝修污染治理 光觸媒 除甲醛 低碳網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56126957 媒體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為@)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京ICP備0900751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5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