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把PM2.5納入天氣預報 |
(時間:2013-1-7 9:41:39) |
從2013年1月1日起,由國家和地方共投入約9.5億元打造的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正式運行。圖為1月2日,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顯示各地PM2.5的監測信息。 采訪對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師,劉曉梅,34歲 廣州陽光快樂志愿者促進會,習洪財,33歲 2013年1月1日,北京、廣州等全國74個城市正式“升級”空氣質量標準,并實時公布細顆粒物(PM2.5)等各項污染物的數據。上網查詢實時空氣質量成為更多普通市民的新習慣。 “1月5日中午12點,我看了一下我家附近監測點奧體中心的數據,首要污染物為PM2.5,輕度污染,建議老人兒童和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患者減少在外活動時間。我就趕緊給家里打電話,讓媽媽帶寶寶在外面少玩一會。空氣質量的信息及時發布非常重要。”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師劉曉梅說。 “不過,上網查詢還是不夠便捷。本月內將發布智能手機相關軟件,我們可以獲取最關注監測站的PM2.5信息。我希望北京盡快發布軟件,讓我們了解信息更主動,也讓更多人能看得懂枯燥的數據,例如增加健康提示,更形象化。”劉曉梅建議,“之前我去上海旅游時,用過上海空氣質量指數的APP,扎著兩條辮子的‘空氣質量寶寶’,在天氣好時會微笑,頭發是綠色的;重度污染時會大哭,頭發變成紫色。卡通形象讓專業化的空氣質量指數變得親切多了。” 在廣州,重度污染天氣采取應急響應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根據去年12月發布的《廣州市2012—2016年空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方案》,從今年起,當出現重污染時,廣州將采取重點污染源限產、汽車限行、建議中小學停課等措施。 “我們有時感覺到空氣不太好,但自己不能確認污染程度。香港的天氣預報有PM2.5一項,我希望以后廣州也能像天氣預報一樣發布PM2.5預警信息,讓我們對空氣狀況心里更有底,更好地安排出行。另外,在重污染天氣時,能夠切實執行應急響應方案,保護大家身體健康。”習洪財說。 “好空氣是一項集體成果,需要政府和我們的共同努力。”習洪財說。在2013年的第二天,他帶領50多名志愿者,從廣州市南沙區金洲志愿者驛站出發,騎行穿過4個村莊到達終點蕉門地鐵站,一路上,他們積極向居民宣揚綠色環保理念,“現在廣州的綠道建設得很好,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多騎自行車出行。” 點評 PM2.5,無疑是2012年建設美麗中國的最熱門關鍵詞。 2012年2月29日,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正式發布,備受關注的PM2.5成為空氣質量的常規監測指標。全國各地也陸續公布了PM2.5監測數據。2013年的第一天,全國首批74個城市全部實施新的空氣質量標準,以及新的空氣質量評價體系空氣質量指數。 今年,在建立健全空氣質量監測體系的基礎上,更需做好信息的服務。環保部門要積極與氣象部門合作,未來像發布天氣預報一樣發布PM2.5預警信息,變被動查詢為主動獲知,讓PM2.5的信息公開發揮更大的指導作用,更好地保護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此外,針對重污染天氣的應急響應方案也亟待細化。 要保證PM2.5切實下降,各地必須在產業調整、燃煤污染、機動車管理等多方面繼續加大力度。可喜的是,今年起,細顆粒物濃度等指標明確納入廣東各地政府的環保責任考核,為清新空氣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證,值得推廣。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