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空氣大面積嚴重污染挑戰傳統治理思維 |
(時間:2013-1-15 9:58:01) |
從1月12日下午起,由于點擊量激增,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網站幾近癱瘓,只得通過官方微博不斷發布空氣質量指數——1月12日、13日,北京市的空氣質量指數連續兩天沖擊500。 在我國空氣質量指數分級體系中,空氣質量指數只要達到300,就屬6級空氣,被定性為嚴重污染。在空氣質量標準的制定者看來,6級空氣對健康的影響是,“健康人群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強烈癥狀,提前出現某些疾病”。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1月12日,全國至少有30個城市遭遇6級空氣污染,大家共同的敵人都是PM2.5或PM10等細顆粒。 污染撞上流感 從今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執行新的空氣質量標準,近年來屢屢制造灰霾天的元兇——PM2.5首次被納入監測體系。各地為監測PM2.5剛剛添置的新設備,新年伊始就肩負起了揭開PM2.5污染秘密的重任。 在北京,1月12日、13日,全市PM2.5濃度監測值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地區達到每立方米700微克以上。在河北保定,PM2.5的濃度甚至沖破了每立方米1000微克。 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網站“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頁面上,代表嚴重污染的“棕色小點”密密麻麻。而世界衛生組織認為,PM2.5的24小時平均濃度超過每立方米150微克時,就會對易感人群產生影響,屬于輕微污染。 這些數據還原為生活的景象是,幾天來的北京城都被厚厚的濃霧籠罩,空氣里有刺激的氣味。最嚴重的時候,機場和高速公路一度被關閉,政府部門發布預警,要求民眾減少外出。 當這場污染撞上最近的流感時,醫院的病患明顯增多。盡管今天是周日,但在北京兒童醫院,一上午就掛出了1000個內科專家號,由于患兒太多,醫院不得已又增加了200個號。候診大廳里是孩子們此起彼伏的咳嗽聲,治療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霧化室擠滿了患者。1月12日,接受霧化治療的孩子有900多人,比平時多了數百人。 北京市兒童醫院內科呼吸科專家張蕊大夫告訴記者,最近患呼吸系統疾病的兒童增加了許多,一方面與最近的流感季相關,但另一方面更與空氣污染有關。 在天安門廣場,從廣西來北京旅游的王楠只能和灰霾中若隱若現的天安門城樓合影。事實上,由于大部分旅行團的時間和路線都早已預定,所以,盡管北京市政府已經發出預警,讓市民留在家中,但在北京的主要景區,游客依然絡繹不絕。 幾位帶團的導游告訴記者,目前空氣質量不佳還沒影響到旅行社的發團計劃。大部分旅行社表示,只要能見度有50米,就可以發車。 根據專家的研究,我國空氣污染的特點是,傳統的煤煙型污染尚未控制,以PM2.5為特征的灰霾天又呈現加劇的態勢。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每年出現灰霾污染的天數達100天以上,個別城市甚至超過200天。2010年,北京、廣州等7個細顆粒物監測試點城市年均濃度超出國家二級標準14%~157%。 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些數據背后的現實已經阻礙了公眾對美麗中國的認知。 PM2.5藏身何處怎樣流動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不斷發布消息說,預測資料顯示,截至下周二(1月15日),整體擴散條件沒有本質改善,目前嚴重污染的空氣質量狀態將持續。在此期間,建議公眾盡量避免外出,避免劇烈運動。 或許能讓老百姓看到希望的是,國務院新近批準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按照規劃目標,到2015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嚴重的地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要比2010年下降6%。 如果一場緝拿PM2.5的戰役必須在2015年讓公眾看到結果的話,戰役從哪里開始? 制訂規劃的專家大概找到了PM2.5的藏身之處:50%來自燃煤、機動車、揚塵等直接排放的一次細顆粒;50%是空氣中二氧化氯、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氣態污染物,經過復雜反應形成的二次細顆粒物。這項細顆粒物來源廣泛,既有火電、鋼鐵、燃煤鍋爐等工業源的排放,也有機動車、飛機、工程機械等移動源的排放,甚至餐飲油煙、裝潢裝修等也是“貢獻”大戶。 理論上,短期內一個區域內PM2.5的排放量是相對穩定的。在氣象條件較好的情況下,老百姓不易感知PM2.5帶來的影響,但一旦氣象條件不利于擴散,近地面空氣相對濕度比較大,風力較小,PM2.5就容易形成灰霾天。 專家們的另一個發現是,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區域內城市連片發展,受大氣環流及大氣化學的雙重作用,城市間大氣污染相互影響明顯,相鄰城市間污染傳輸影響極為突出。 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部分城市可吸入顆粒物受外來源的影響為16%~26%。區域內城市大氣污染變化過程呈明顯的同步性,重污染天氣一般在一天內先后出現。 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研究員說,從這幾天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就可以看出,北京北部延慶等地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好,越往南,污染越重,特別是到了河北的保定,污染就更嚴重。這說明,空氣污染的治理不能靠某一個城市單打獨斗,更需要區域協調作戰。 區域協調的戰略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期間就已經運用。這三個城市舉辦大型活動的時候,周邊的城市也都采取了大規模的治理措施,包括工廠限產、交通限行。 再不能“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鑒于PM2.5來源廣和區域間相互影響大兩個特性,環保部門給出的減排方案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治理必須廣覆蓋,涉及PM2.5躲藏的燃煤、機動車、火電等多個領域,另一個是必須以區域為單位聯合作戰。 作為學者,王金南說他正在籌劃一個研究項目,針對PM2.5的污染,北京是不是可以做到“零煤炭消費”、“零汽油消費”、“零裸露土地”、“零污染企業”。他說,大家都向往國外一些城市的藍天白云,可那些空氣質量較好的城市,絕對沒有哪個像北京一樣,要背著年煤炭消耗量1700萬噸的重擔。 其實,《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已經提出,要在京津唐等污染較重的地區實施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政策。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之前表示,這一措施將倒逼地方政府積極發展清潔能源。 盡管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還不是王金南準備研究的“零煤炭消費”,但他認為,從技術上講,煤炭零消費、汽油零消費都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擺在這些城市面前的選擇題可能就是,選擇高成本發展下的健康,還是低成本發展,然后再付出高成本換健康。 如何實現區域聯合作戰也是未來緝拿PM2.5過程中亟待破解的難題。各省區市之間有行政區劃的邊界,可是污染物是沒有界限的。環保部新的治理思路是,空氣污染治理不能再“鐵路警察各管一段”,要建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 在環保部看來,聯防聯控至少包括聯合執法機制、重大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會商機制、環境信息共享機制、大氣污染預警應急機制。 如果這些新機制啟動,將意味著傳統的環境管理思路要進行重大調整。以重大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會商機制為例,假如,河北今后要建一個燃煤電廠,就不能自己說了算,可能還得聽聽北京和天津的意見。但這些政策究竟何時啟動,尚需時日。
|
|
|
|
推薦圖片 |
 | 【環!凯h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