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深圳用上電子聯單管理危險廢物轉移 |
(時間:2011/7/22 10:43:05) |
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是強化危險廢物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的聯單管理由于其運作復雜、傳遞核對環節多、聯單使用量大等原因,更多的是停留在形式上,沒有真正達到聯單管理的目的。 如何保證危險廢物轉移信息的及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如何減少產廢單位、經營單位和環保管理部門有關聯單的填寫、傳遞、核對等方面工作量?如何使轉移的信息自動核對并實現預警提醒?如何使危廢轉移在環保部門的實時監控下進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把危險廢物真正管好管住。 廣東省深圳市環境監察支隊2010年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危險廢物轉移管理,開發了電子聯單系統和廢物交換管理系統,并于2011年起開啟使用。這個系統通過信息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實時全面記錄危險廢物轉移的單位、種類、數量等信息,對轉移的時間、線路實時監控,當移出數量不符時自動短信預警,轉移時系統自動發送短信,短信經過確認后才能轉移。 通過全面實施“電子聯單”,深圳市危險廢物管理發生了質的飛躍。記者近日采訪了相關單位,深入了解這一系統。 電子聯單系統可保證危廢轉移信息的及時、真實和完整。 深圳市2010年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38.4萬噸,約占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總量的24%,其中綜合利用27.3萬噸,處置11.1萬噸。深圳市產生的危險廢物有34類之多,包括劇毒品氰化物、線路板蝕刻液和電鍍污泥等重金屬廢物。目前,全市納入監管的產生危險廢物的企業約6700多家,但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廠僅13家,環保一線執法人員人手緊、任務重。 “就目前的人員配置,深圳市每年轉移聯單近20萬份,通過紙質聯單人工核對危廢的移出、移入量等信息根本無法實現。”深圳市環境監察支隊隊長黎曉濤告訴記者,電子聯單系統就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按原來的紙質聯單模式管理時,我們每次申領聯單時必須派專人攜帶單位相關證明材料赴主管部門領取,而且還要如數返還所有已經使用過的聯單,算上往返路程和領用發放的時間,一般需要半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所有工作程序。”作為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的深圳市危險廢物處理站工作人員嘗到了這一系統帶來的便利:這一系統大大減輕了收運人員的工作量并規范了聯單的填寫。 “我們正在進一步優化這一系統,通過RFID芯片技術可以在危險廢物入庫時不用人為錄入,通過RFID芯片使危險廢物的重量、種類等信息直接進入危險廢物交換系統。”最大限度確保數據客觀,減少人為因素干擾,有效提高監管水平。 電子聯單系統可自動提示經營單位是否具有資質 電子聯單打印出來之前,還必須經過一關。即在運送人員填寫好危廢信息后,系統會自動發送“貴單位有××噸蝕刻廢液將由××收運”信息給指定的產廢單位相關負責人,負責人接收短信并確認同意,回復短信“Y”后,才能通過藍牙打印電子版聯單。 沒有產廢單位的短信確認,廢物是無法轉移的。“這就如同銀行卡消費時,銀行會發確認信息給卡主一樣。”一名產廢單位負責人形象地向記者介紹:“電子聯單使危險廢物轉移信息像刷卡消費那樣便捷。” 短信確認這一關的設置可實現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自動提示和系統自動限制。一旦信息得到確認,在打印電子聯單的同時,信息也會同時發送到環境監察支隊的危險廢物交換網上。 “打印出的電子聯單擁有唯一的號碼,如同人擁有身份證號碼一樣。”黎曉濤強調,由于每個手機端都有固定的編碼,因此,它對應著唯一的有經營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置單位。這就克服了之前紙質聯單由于本身技術含量不高、容易獲取的弊端,杜絕了一些不法單位和個人出于牟利目的,制作、銷售假聯單、買賣真聯單等行為,從而更好地規范危險廢物管理。 電子聯單系統能實現對危險廢物轉移的全過程監控 系統還設置了收運確認時間,如果超過24小時未到處置單位進行確認,系統也會預警發送信息。當危險廢物到達經營單位處置基地后,需對拉運廢物種類和數量進行核對,并將電子聯單信息在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固廢網進行確認。 當危險廢物轉移量或種類不符時,電子聯單系統會自動識別并即時發出短信給管理部門的監管人員和產生單位、經營單位的廢物管理人員,以便管理人員和監管人員可以馬上進行核對,最大限度避免危險廢物的不規范轉移和非法轉移。 由于電子聯單系統具有GIS功能,通過衛星定位和機站定位功能,在深圳市環境監察支隊監控中心的大屏幕上,管理人員可以清晰查看某一時間段或時間點每一輛運輸車輛的行駛路線和軌跡,確保危險廢物轉移在監管部門的監控下進行。一旦在轉移過程中發生事故,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監控中心進行車輛定位,以便快速處理。 快論 小處入手探新路 岳躍國 一份危廢轉移聯單,要經由產出單位、運輸單位、接收單位、監管單位,環節眾多,程序繁雜。不僅效率不高、監管困難,而且容易造假,致使不規范轉移和非法轉移事件時有發生。 進入新時期,面對新情況,要有新思維、新技術、新辦法,理順程序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深圳市引入物聯網技術,開發出電子聯單系統,探索出了一條危廢轉移管理新路。 產出單位不用再派專人跑主管部門,通過手機就可以打印聯單;收運部門不用再填繁瑣信息,轉移信息像刷卡消費那樣便捷;監管部門不用再為監控盲區犯愁,通過GIS就能實時監控。電子聯單系統引入后,工作量減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同時,使用電子聯單后,制假、售假、買賣聯單等行為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管理更加規范;環環相扣,互相監督,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為因素干擾,數據更加客觀;單位、種類、數量、轉移時間、線路等信息,自動核對,不相符時短信提醒,過程更加透明;每個手機端編碼固定,每份聯單號碼唯一,無證單位找不到空子,不法分子望而卻步。 總之,電子聯單系統引入后,危廢轉移管理變得有序、規范、高效。深圳的探索值得其他地區借鑒。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