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株洲市擬建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中心 |
(時間:2011/12/7 10:00:53) |
“每一次,看到三輪車載著油桶走街串巷,我都會擔心,潲水油到底流向了哪里?”在昨日召開的株洲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對待食品安全,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群不無憂慮。 瘦肉精火腿腸、三聚氰胺奶粉……各地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公共安全問題。“對于危害食品安全的人,要讓他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按照王群的構想,涉及食品安全,就是要構建“政府主導、社會監管、人人參與”的監管體系。 餐廚廢棄物究竟如何處理,我市(株洲,下同)已在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嘗試。 地溝油重回食物鏈 去年,株洲餐飲收入51億元,增長18.2%。4040家餐飲單位中,有酒店、餐館1703家,小吃店1001家,每日,它們產生的餐飲廢棄物約200噸。 這200噸餐飲廢棄物如何處置?非正規處置點,如養豬戶、非法地溝油煉制點等,與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間形成了買賣關系,定時上門收購。大量餐廚廢棄物直接用于養豬或煉制地溝油,“泔水豬”和地溝油又回到了食物鏈,造成食品安全隱患。而一些餐廚廢棄物產生少的單位,則直接將廢棄物混入生活垃圾中,一扔了之。 不能讓潲水油放任自流 預計到2020年,全市餐廚廢棄物每日產生300噸,一年將突破10萬噸。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食安辦主任李能斌不無擔憂,餐廚廢棄物處理環節,涵蓋產生登記、定點回收、集中處理、資源化產品評估及監管體系等,“但終端沒有集中處理中心,豈非讓潲水油放任自流?”建立全市統一的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中心,勢在必行。 集中無害化處理,處理率將達到100% 李能斌的想法是,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中心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加強監管,杜絕隨意處置,促使廢棄物納入有序處置軌道;強化收集、運輸、處置的全過程監管,防止二次污染;指導企業選擇合理技術,進行廢棄物處置;實行政府主導與市場結合,建立合理收費機制,培育正規的餐廚廢棄物處置市場。 負責項目建設的市發改委主任周建光介紹,目前,已有多家企業有意建設。市發改委與蘇州潔凈公司已完成了項目前期調研準備工作,株洲天地德餐廚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已完成了《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此外,北京也有企業拋出了“橄欖枝”。周建光稱,“政府投入不會太大,市場化運作條件具備。” 據稱,無害化處理后,最終產品為生物柴油、沼氣和有機肥料,可直接用于工業油脂、垃圾焚燒發電、民用生活能源和市政綠化肥料。 項目投資約1億元,目前尚在進行項目選址,擬明年上半年動工,一期日處理餐廚廢棄物100噸。項目建成后,全市城區餐廚廢棄物處理率將達到100%。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