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環保部門的專項資金補助以及村里的自籌資金建立村一級的生活垃圾回收處理體制,徹底改變農村垃圾隨意傾倒的情況。13日,記者了解到,嶗山區首個“以獎代補”進行垃圾回收的小河東社區通過驗收。 嶗山區沙子口街道小河東社區書記王俊興介紹,由于長期的生活習慣所致,村民傾倒垃圾不按時、不按點的情況很普遍,而小河東社區地處嶗山腳下,毗鄰風景區,3條主要河流均受到生活垃圾的污染。為此,社區進行了生活垃圾外運無公害處理體制改革。規定每年的第一、第四季度的垃圾回收時間為下午5點到7點;第二、第三季度為下午6點到8點,減少了村民不按時傾倒垃圾的情況。 農村建立自己的垃圾回收體系,設備、人員、資金缺一不可。嶗山環保分局工作人員介紹,自2010年起,小河東社區增加環衛工人22人,對環衛工人進行統一調度;同時增加了工作機械,租賃運輸工具等,將社區生活垃圾定點清運率提升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升到70%以上,上述工作總投資30萬元,青島市環保局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提供農村環保專項資金15萬,村集體自籌15萬。 嶗山環保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小河東社區推行“以獎代補”環境整治成功以后,明年將繼續在嶗山區的農村中進行試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