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北京生活垃圾產生量“十二五”力爭實現“零增長” |
(時間:2011/12/14 10:55:14) |
12月2日,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衛潘明在“2011(第五屆)固廢戰略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將以“增能力、調結構、促減量”為目標,全面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工作。衛潘明稱,到2015年,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將達到近3萬噸/日;處理結構計劃調整為焚燒比例40%以上,填埋比例30%以內;全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力爭實現“零增長”。 北京市生活垃圾減量處理注重源頭分類。據衛潘明介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的重點在于餐廚垃圾、廚余垃圾分類處理。目前,北京市已形成朝陽區垃圾分類系統建設試點、1800個小區垃圾分類達標試點、原崇文區餐廚垃圾規范收集試點、100個生活垃圾“零廢棄”管理試點,并先后對11000余名垃圾分類“綠袖標”指導員進行了上崗培訓。另外,在垃圾減量垃圾分類政策機制方面,衛潘明稱,北京市已制定調整非居民生活垃圾收費標準的工作方案,以及北京市非居民生活垃圾種類認定標準和生活垃圾容量計量收費標準,著手開展居民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調研及方案編制工作;圍繞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制定下發20多項技術規范、管理標準和獎勵措施,鼓勵實行源頭分類、源頭減量。 據衛潘明介紹,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和政策機制的建立,使得北京市生活垃圾產生量自2009年起連續2年呈現下降趨勢,2011年上半年全市再生資源回收量同比增長6.3%,全市垃圾產生量同比下降2.45%。衛潘明稱,2015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力爭實現“零增長”。 此外,2015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近3萬噸,資源化率力爭達到55%,無害化處理率城區達到100%,郊區達到95%;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2900噸,實現資源化處理。 2015年,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結構將逐步調整為焚燒比例達到40%以上,填埋比例控制在30%以內。衛潘明表示,此處理結構將基本滿足不同成分垃圾資源化處理要求,實現全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