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煙臺將建標準化回收站 收編破爛王組成正規軍 |
(時間:2012/2/14 10:07:54) |
生活好了,廢棄垃圾多了,怎么回收?藏身小區的垃圾收購點咋規范?昨天,有代表提出建議加強和規范廢舊物品收購點管理。記者從市(煙臺市,下同)商務局獲悉,目前煙臺已著手規范 這一行業,按照城區每1500戶居民區設1個標準化回收點,年內全市新建、改建800個社區標準化回收站。 會內原聲——規范廢舊品回收,美化環境又增加就業 昨天,市人大代表、招遠市衛生局局長王德順向大會議案組提交了《關于加強和規范廢舊物品收購點管理的建議》。 王德順說,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品隨之日益增多,而且這些物品大都市能夠回收利用的。他調查了解到,目前,從事廢舊物品回收的人員大多無固定居所,靠臨時搭棚安家,流動性大,集聚場所臟、亂、差現象嚴重。“隨意堆砌的雜亂廢品不僅影響了交通、破壞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環境,也成為提高城市品位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如果能對廢舊物品回收市場加以規范,設立廢舊物品收購點,不僅能使整個城市變得更加低碳環保,還能解決一定的就業崗位。 如何規范?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大對非法廢品回收點的治理和取締,相關職能部門要嚴格確定廢舊物品回收的市場準入機制。對不符合相關要求,特別是一些群眾反響比較大、非法廢品回收點問題比較突出的區域,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大整治力度,做到發現一個取締一個,絕不手軟。 “第二是加大對正規廢品點的建設和扶持。”他說,在整治的同時,針對當前煙臺舊物廢品收購站點個體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建議政府介入,從規劃上明確收購站點,同時制定相應的收購管理規定,如對收購的時間和場所進行限定。在回收站點的建立上,可以鼓勵民間資本投入,扶持和支持建立民營化的規范的廢舊物品回收市場。 最后一點是加大廢品回收從業人員的規范和管理。加強從業人員監督管理,考核合格后發放上崗證,持證上崗;對從業人員收購違禁品,執法部門將按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理。同時,以一定的轄區為單位,制定從業人員的著裝和運輸工具的統一式樣。 會外調查——“垃圾王”藏身社區小棚,居民意見大 人大代表王德順來自招遠,他提出的問題在城市具有普遍意義。記者昨天來到芝罘區向陽、毓璜頂等多個街道發現,不少社區小棚、地下室出租出去,成為垃圾收購點。廢紙殼、廢塑料等易燃物品堆積在居民樓下。 “冬天還好點,夏天味難聞!”“就堆在樓下,萬一一把火著了就麻煩了。”“收破爛的多是外地來打工的,不容易,得想個辦法統一規范,讓他們也不至于丟了飯碗。”居民對社區廢品收購點的存留表達了看法。 回到報社,記者搜索了一下96110民意通熱線記錄,多個小區居民反映廢品收購站帶來的環境臟亂和安全隱患。如:反映碧海大廈北面現在成了廢品收購站,收購站附近臟亂差,希望相關部門關注;黃務姜家灘小區樓后有一個廢品收購站,垃圾和收來的破爛堆積如山,小區居民夏天不敢開窗;文化路小學附近有個廢品收購站,每天中午都有人在門口打撲克,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等。 社區廢品收購點如何規范,今年有關部門有沒有相關工作安排。昨天,記者先后咨詢了煙臺城管、商務、工商等部門。可喜的是,目前煙臺已經著手規范這一行業。在一些社區已經能夠看到掛有“便民再生資源回收站”綠色牌子的收購站,這就是煙臺統一規范的社區標準化回收站。 市商務局有關人員介紹,煙臺被列入全國10個可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已經出臺了《關于加快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意見》,今年,全市將新建、改建社區標準化回收站800個,按照城區每1500戶居民區設1個回收點配置,其中芝罘區250個。 標準化回收站統一標示、統一管理、統一價格、統一馬甲和車輛等。由政府牽線,企業具體運作,整合、規范現有的廢品收購點。“規范這一行業后,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多、價格有欺詐等問題都將得到有效解決。”市商務局有關人員說。當前社區里不少居民將小棚出租給無證經營的廢品收購點,居民不堪其擾,這一問題如何解決。市商務局答復,他們只是行業主管部門,負責規范引領行業健康發展,沒有執法權,城管、工商、公安等部門需要一起聯手,才能徹底根除這一難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