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重慶下月起主城90%垃圾用于發電 |
(時間:2012/5/10 9:47:48) |
又臟又臭的生活垃圾,也能“變廢為寶”,轉變成電能,照亮千家萬戶。記者5月8日從重鋼集團旗下的三峰環境公司獲悉,下個月,我市第二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將建成投產,加上已經投產的同興垃圾發電廠,屆時主城區90%的垃圾將實現焚燒發電。重慶,也將成為全國垃圾利用率最高的城市。 發電量夠20萬戶家庭用 2005年,三峰環境公司建的第一座垃圾發電廠——重慶同興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投產發電,這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第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該發電廠設計處理能力為1200噸/日,如今實際處理量已達到1500噸/日。 即將建成投產的第二座垃圾焚燒發電廠,位于巴南區豐盛鎮,占地200畝,設計處理能力為2400噸/日,實際處理能力可達到3000噸/日,比同興垃圾焚燒發電廠大一倍。 “重慶主城每天要產生5000噸生活垃圾。”三峰環境公司董事長雷欽平稱,豐盛垃圾焚燒發電廠投產后,兩個廠每天最多可焚燒垃圾4500噸,將消化掉主城區90%的垃圾,所發的電量可供20萬個家庭使用。 據透露,按照重慶主城“千萬人口”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主城周邊將建設5座垃圾焚燒發電廠,第三座就規劃在同興垃圾焚燒發電廠附近,其余兩座分別在兩江新區和江津。 “國產化”投資省一半 垃圾焚燒,可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處理,還能轉化為電能,一舉兩得。然而,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仍然采用填埋方式處理垃圾。究其原因,因為前些年,垃圾焚燒技術主要由美國、日本等國外企業控制,設備昂貴。 “重慶快人一步,掌握了核心技術。”雷欽平介紹,早在2000年,重鋼集團就開始引進世界一流的德國馬丁垃圾焚燒和煙氣凈化處理全套技術,并進行國產化改造。三峰環境公司由此成為全國最早實現垃圾焚燒技術、設備國產化的企業。 “國產化后,投資成本可節約50%。”雷欽平稱。此外,根據國內垃圾的特點,三峰環境公司還對焚燒爐進行了改進。如延長燃燒段、增加烘干段等技術改造,解決了國內垃圾熱值低的問題。即使是湯湯水水的剩菜剩飯,也可用于焚燒發電。 2009年,三峰環境公司主編的《生活垃圾焚燒爐及余熱鍋爐國家標準》正式頒布實施。重慶焚燒垃圾發電技術,上升為國家標準。 重慶建成全球最大垃圾焚燒爐組裝基地 隨著成本降低和環保觀念增強,近年來,國內城市興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重慶垃圾焚燒發電技術,開始走出去服務全國。 5月8日,記者在大渡口建橋工業園內看到,一個占地63畝的現代化工廠已經建成,廠房內,5臺焚燒爐正在進行生產組裝。“這5臺設備,有3臺將運往東莞,1臺運往山東,另外1臺運往云南大理。”現場工作人員楊偉告訴記者。 據介紹,這里是全球最大的垃圾焚燒爐組裝基地,年生產能力超過60臺。目前,該基地已累計生產了43臺焚燒爐,除供應本市外,還供應福州、成都、昆明、石家莊、玉溪、保定、東莞、滄州等全國20多個城市。 “我們的技術和設備,已應用于全國50多條垃圾焚燒發電生產線。”雷欽平告訴記者,他們的目標是在“十二五”期間,在全球布局60個垃圾焚燒發電廠,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