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江蘇省無錫市蘆村:每天500萬噸污泥變廢為寶 |
(時間:2012-7-16 11:28:04) |
生活污水處理后留下的臟臭污泥,經過高科技深度脫水后“變廢為寶”,可以用作綠化營養土,燒結多孔磚等。7月15日江蘇省無錫市政公用產業集團宣布,其下屬排水公司投資各4000萬元建設的蘆村污水處理廠“生物瀝浸處理技術”污泥深度脫水工程、“化學調理處理技術”污泥深度脫水單元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蘆村、太湖新城、城北污水處理廠每日產生的約500噸污泥全部得到安全處理,造福主城區約220萬人口。 走進蘆村污水處理廠,所到之處皆聞不到污泥處理帶來的異味。在新投運的兩大工程現場,含水率約為95%的污泥通過增壓泵輸送到污泥脫水車間,經過壓濾機壓縮后變成含水率僅為55%的泥餅,泥餅經螺旋輸送機傳送到料斗,打碎后運走進行資源再利用。在污泥處理過程中,記者發現工作人員拿出的泥餅沒有任何異味,跟未經處理的污泥截然不同。市排水公司專業人士介紹,兩項工程分別采用了南京農業大學的“生物瀝浸技術”和同濟大學的“化學調理技術”,兩種技術皆是國內領先。不同的是,前者主要通過微生物處理,形成的泥塊是完全的有機物,可用于綠化營養土、有機肥廠家原料等;后者主要通過化學藥劑處理,形成的泥塊可用作燒結多孔磚、生活垃圾填埋復土、水泥廠水泥燒結骨料及污泥焚燒廠原料等。 事實上,污泥安全處置一直困擾我國眾多城市,是水環境治理的重要難題,污泥處置不好,現有的污水處理成果也將大打折扣。蘆村污水處理廠兩大工程處理規模分別為200噸/天和210噸/天,應急處置規模分別為260噸/天和280噸/天,完全可以滿足主城區三大污水廠的污泥處理需求。工程的投運,意味著主城區每天50多萬噸生活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將全部得到安全處理,形成含水率僅為55%的泥餅,不僅體積減少一半,而且穩定無害,更可以進行資源化利用。 市政公用產業集團負責人表示,污泥處理是水環境治理的重要一環,是污水處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蘆村污水處理廠兩大工程是全市目前規模最大、效果最穩定的污泥處理項目,是繼“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擴容”、“管網全覆蓋”、“控源截污”等重大項目之后又一重要水環境治理項目,進一步完善了我市水環境防治工作,解決了多年來困擾無錫安全穩定有效處置污泥的問題,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兩大工程再配以各區、鄉鎮等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安全處理項目,全市生活污水產生的污泥將得到安全有效處理。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