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河北內丘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
(時間:2012-7-30 10:18:54) |
在縣城和南賽鄉分別建立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垃圾無害處理實現全覆蓋;以鄉鎮為單位,對893名保潔員進行培訓“持證上崗”;建立縣、鄉、村完整的環境衛生制度體系,在全市率先形成“村收集分類、鄉轉運、縣處理”運行機制,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今年以來,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著力推進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縣委書記劉飚告訴記者:“農村環境建設事關‘還邢臺青山綠水,走生態發展之路’戰略大局,我們要把農村環境衛生持之以恒、毫不放松地抓下去,努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最干凈的農村。” 經過半年努力,內丘縣出動人力30多萬人次,機械設備2萬臺次,清理道路925條,清運垃圾170多萬立方米,農村面貌大為改觀,臟亂差問題得到基本解決。縣長張輝說,內丘縣第一時間召開動員會,把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舉全縣之力打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戰。縣四大班子領導對所分包鄉鎮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負領導責任,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每個人聯系一個難點村。各鄉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鄉鎮領導干部包區域,包村干部管村,村支書管片,村一般干部管街巷,層層抓落實。 著眼于對垃圾實行城鄉一體化處理,該縣加大投入力度,建成垃圾填埋場1座,壓縮式中轉站2座;購置壓縮垃圾運輸車2輛,封閉式清運車7輛;各鄉鎮配置垃圾清運車14輛,保潔員手推車388輛,建設標準垃圾池1278個,在全市率先形成“村收集分類、鄉轉運、縣處理”運行機制,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內丘縣專門出臺了相關制度,建立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投入資金、基礎設施、管理隊伍、監管制度、宣傳教育等保障機制體系。該縣以300—500人配備一名保潔員為標準,在全縣配備保潔員893名,除鄉鎮、村以及戶承擔的開支外,縣財政出資每月為每名保潔員提供100元的補貼。縣城鄉執法管理局增加農村垃圾管理的職能,鄉鎮成立環衛所,各村設有監督員和垃圾分揀站,農村垃圾處處有人管。縣委、縣政府督查室牽頭成立9個專項督查組,深入到村進行督導,每天印發《督查簡報》,及時通報各鄉鎮進度,指出問題限期整改。該縣還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作為考核鄉鎮工作的主要內容,實行重獎重罰,一票否決。各村則將《門前“三包”責任制》、《農村環境整治村規民約》等5項制度上墻,亂堆亂倒等不良生活行為受到約束,農民群眾養成良好生產生活習慣。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