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廚余垃圾生物處理規模化尚難兩相情愿 |
(時間:2012-8-21 11:05:03) |
將小區回收的廚余垃圾運到專門的加工廠進行堆肥處理,制成有機肥后,再返還給小區進行綠化,或者賣給有機蔬菜種植基地。隨著城市垃圾量的日漸增加,這種由企業和小區合作的廚余垃圾生物處理方式成為破解垃圾圍城困境的有效嘗試。然而受居民生活習慣、城市垃圾運輸方式、經濟效益等因素制約,生物處理規模化之路困難重重。 今年6月,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德國巴斯夫公司,在該市萬科潤園小區免費向居民派送生物降解塑料袋包裝廚余垃圾,放進分類垃圾箱中,一臺運輸車專門將廚余垃圾運至新洲的堆肥場。2到3個月后,這些垃圾將變成肥料,其中一部分運回小區,為花草樹木施肥。 華麗環保負責人介紹,生物處理廚余垃圾在堆肥條件下能完全降解,不污染環境,節能減排效果明顯。“華麗環保將可降解的垃圾袋按照每月30個的數量派送給小區居民,并在每個垃圾袋上標注門棟號。” 據了解,經過1個多月的試運行,目前已從小區回收四五噸垃圾,按照45天完成一次堆肥、一噸廚余垃圾產生0.4噸的有機肥計算,可以生產1.6~2噸有機肥。 回收的廚余垃圾經過堆肥處理,可以制成有機肥,按照有機肥的質量高低,每噸售價在500~1000元不等,有機蔬菜等農田急需這樣的有機肥。國內外的許多試驗也表明,堆肥具有明顯的增產作用。連續使用堆肥2~3年后,土壤空隙度增加2.1%~4%,有機質增加0.05%~0.17%,增產幅度最高達15%。可見,廚余垃圾采用堆肥的處理方式,可極大地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為緩解溫室效應作貢獻。但居民生活習慣、城市垃圾運輸方式、經濟效益不明顯3大因素使廚余垃圾在生物處理之路上困難重重。 首先,居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垃圾處理習慣一時難以改變。據介紹,項目試運行之初,物業公司給所有潤園業主群發短信,在社區網站上也發布消息,通知居民免費領可降解的垃圾袋。但過了兩周,只有200戶多戶業主申領。經過1個月的試運行,目前已向400戶居民發放了垃圾袋,持續使用的將近300戶左右。 其次,經濟效益不明顯影響企業積極性。頭一個月的試運行,華麗環保已經投入17萬元,還沒有實現任何盈利。“一個可生物降解的垃圾袋比普通垃圾袋要貴2角錢。”因為回收的垃圾量少,賣出的有機肥根本無法彌補成本,長期持續下去企業也將無以為繼。目前“廚余垃圾”分類只有社會效益,暫時無法產生經濟效益。“投入大,收益小,絕大部分物業公司目前都不會想到去做這個事情。” 最后,傳統城市垃圾運輸方式不利于廚余垃圾分類。現在小區推行的垃圾分類和廚余垃圾回收處理全靠小區和企業合作推動,在垃圾分類運作過程中,雖然小區對垃圾進行了分類,但是垃圾運輸環節不配套,垃圾裝車后又被混在一起,影響了業主的分類積極性。 廚余垃圾生物處理走向規模化還有很長的路要探索,在此期間,除了提高公眾的分類投放環保意識外,政府部門應適時出臺一些激勵措施,如加大對企業的補貼力度,出臺堆肥產品營銷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充分調動起環保企業的積極性。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