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波音與中國商飛攜手開發地溝油 |
(時間:2012-9-10 10:32:22) |
在航空燃油價格高漲和節能減排目標艱巨的雙重壓力下,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商飛”)和美國波音公司開始合作開發“地溝油”,掘金中國民用航空生物航油這個千億大市場。 開發地溝油 近日,中國商飛和美國波音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商飛—波音航空節能減排技術中心”。該中心總投資預計為25億元,雙方以1:1的比例出資,相關的人力和物力也由雙方各承擔一半。其主要任務是研究將廢棄食用油(俗稱“地溝油”)提煉轉化為航空生物燃料。 據悉,雙方合作的第一個研究項目旨在識別“地溝油”中的污染物,并確定處理、清潔地溝油以使其轉化為航空燃料的相關流程。如何實現提煉、萃取整個再循環過程的安全化和轉化過程的產業化將是該中心的主要工作。 中國商飛作為我國實施大型飛機項目的主體,正在制造C919大型飛機和ARJ21新支線飛機,這些機型未來將與波音公司形成直接的市場競爭,這次雙方共同研發以“地溝油”為原料提煉轉化為生物航空燃料是在全球燃油價格高企和歐盟開征航空碳稅的雙重背景下進行的首次商業合作。 波音中國區總裁馬愛倫表示,雖然雙方是競爭對手,但共同進行節能減排的研究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如何應對降低碳排放等行業問題“無法由單獨的一家公司來解決,最好的方式是結成合作伙伴關系來解決。 波音中國研究與技術副總裁伍東揚表示,該中心將覆蓋從“地溝油“的煉制,到生物航油生產和使用的全產業鏈,未來可以達到直接給飛機使用的狀態,最關鍵的是要達到安全性要求和降低成本。 去年底,波音就與中石油、國航共同進行了國內首次航空生物燃料的試飛試驗。而波音的最大競爭對手空中客車公司現在已經計劃在京滬航線上進行生物燃料的飛行試驗。 千億大蛋糕 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預測,至2020年,我國民航飛機加油量將達4000萬噸,其中生物航油將占總量的30%,按每噸1萬元計算,屆時中國民用航空生物航油市場總值將達到1200億元。而航空燃油價格高企和歐盟開征碳稅增加航空公司的節能減排壓力,這讓國內外眾多巨頭參與生物航油的研發生產變得有利可圖。 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航空業每年使用2000萬噸航油,而中國每年消耗的食用油約2900萬噸,廢棄食用油具有成為生物航油可持續原料的潛力。為全球15家航空公司提供生物航空燃料的荷蘭SkyNRG公司。今年計劃在我國購買2000噸地溝油用于提煉航空生物燃料以提供給荷蘭航空公司。 杭州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朱萃漢表示,歐盟將強制將航空業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對所有到達和飛離歐盟機場的航班征收超出配額的碳排放費。倒逼飛機制造商加強節能減排領域的研發。 比如,歐洲空中客車公司每年接近90%的研發資金用于節能環保。空中客車還與清華大學簽署協議,在地溝油和海藻等可替代原料方面合作開展環保型航空替代燃料研究。 目前,全球航空燃油的主要來源是石油提煉的燃油,一般價格是每噸8000至9000元。而“地溝油”轉化為航空油,必須要經過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將地溝油轉化為生物煤油,地溝油4200元/噸,而轉化成生物煤油所花費的成本約為4000元左右,轉化為航空油的成本更高;而地溝油轉化為航空油的成本是石化油轉化為航空燃油的3~5倍。 從目前的技術看,地溝油轉化為航空油,轉化率太低。現有技術一般1噸“地溝油”最終可以轉化為航空油不到0.5噸。即使是全球最大的可持續航空燃料供應商SkyNGR公司當前的技術也只能讓1噸地溝油提煉出不到0.6噸的航空燃油。 即使技術達標,由于中國“地溝油”回收,主要由政府部門負責,并賣給專門的有處理廢棄油資質的企業,在市場上很多地溝油都沒有全部納入政府部門的管轄內,一些有地溝油處理資質的企業常年無油供給,經常處于半開工狀態。 目前生產價格成本昂貴和地溝油集中供應量的渠道難以穩定將是該中心發展的兩大難題。要實現市場化運營,該中心大概還需要三五年的技術攻關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