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西藏完善節能環保體系 垃圾無害處理率達95% |
(時間:2012-11-21 13:40:36) |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于新時期節能環保工作的決策部署,建立健全環保衛生體系、空氣質量監控體系、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新能源產業體系和節能環保評價體系等,使全區節能環保體系建設得到不斷完善。 環保衛生體系不斷健全。全區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建立。據統計,2011年拉薩市共填埋垃圾18萬噸,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同時,全區其他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的各種設施逐步得到完善。2010年,我區開工建設了安多、芒康、普蘭三縣的3座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完成了墨竹工卡、波密、札達縣3座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開展了康馬、左貢等14個縣的城鎮垃圾填埋場建設前期工作。 空氣質量監控體系不斷完善。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十二五”期間,非化石能源比例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森林蓄積量,第一次寫入國家五年規劃。這表明正在形成一個將氣候變化包含在內的節能環保體系。到目前,我區也建立起了完善的空氣監察網絡體系。 資源回收利用體系不斷健全。據拉薩市商務局對拉薩市初步核實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拉薩市共有再生資源回收企業10家,其中經自治區商務廳備案后確認資格的有8家,回收網點320個,回收加工企業10個,從業人員約2500人,年回收各類可再生資源總量約50萬噸。2011年底,拉薩市分別完成100個(其中含廢舊電器電子回收站10個)社區回收站點和2座分揀中心的建設;2012年5月,完成1個集散交易中心建設;2012年底,完成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置中心建設。 新能源產業體系不斷壯大。到目前,我區新能源利用和資源回收利用有了新的發展。農牧區傳統能源替代工程——小水電代燃料、農村沼氣建設和太陽能應用工程逐步推進。在《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確定的155億元投資中,用于農牧區傳統能源替代工程總投資為24.59億元,其中小水電代燃料工程13.11億元、農村沼氣建設工程10.58億元、太陽能應用工程0.9億元,這些投資將全部在2008—2015年完成。 節能環保評價體系不斷健全。首先是節能環保法不斷完善,1992年頒布的《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是西藏環境保護的基本法規。2003年9月1日,開始實施《關于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的頒布使我區已經初步形成了環境保護法規體系,為節能環保評鑒奠定了基礎。《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于2008年1月16日正式執行。根據該《通知》,自治區、地(市)兩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編制的土地利用等區域開發規劃必須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