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南京垃圾分類正確率低 末端環節亟需建設 |
(時間:2013-6-3 11:00:49) |
南京垃圾分類工作已經試行了13年,困難重重。前五天,江蘇廣播臺記者從居民分類、垃圾收運、末端處置三個環節入手,通過連續報道,剖析了垃圾分類的尷尬現狀,引起了關注。5月31日,南京城管部門就垃圾分類問題召開發布會。目前,南京居民的垃圾分類正確率不足20%。 2011年,南京再次啟動垃圾分類工作。截至目前,南京已在主城40%的范圍推行了垃圾分類,覆蓋人口240萬。今年,試點范圍將擴大到70%。 一年半來,南京通過推廣垃圾分類指導員,發放指導手冊等方式,推進垃圾分類,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仙林東方天郡、秦淮區28所等小區的垃圾分類率基本達到100%。但是,全市層面,南京試點小區居民的垃圾分類正確率不足20%。 面對這一現狀,南京市城管局環衛處副處長韓建夏也很頭疼。他說,加大宣傳力度,培養市民習慣仍然是重中之重:“有人問我,你現在最大的難題是什么,我說做大的難題是沒有時間。因為我們才一年半,在40%的范圍之內,你讓老百姓分出多少來,這種過程太短了。” 垃圾分類的第二個環節——收運程序推行的也不盡如人意。本臺曾曝光,一些試點小區的分類垃圾并未分類收運。韓建夏解釋,為了分類收運,南京市配備了80多輛廚余垃圾車專門處理廚余垃圾。下一步,他們會嚴查分類垃圾的混裝混運問題。韓建夏稱:“實際上我們一直在抓,一個小區一個小區在抓。今年以來,我們查了四次,專門查混裝混運的問題。我們的要求也是很嚴的。凡是混裝混運的,發現一次扣幾分,我們都有考核規定的。” 末端處理環節現狀最為尷尬,本臺報道了,由于末端的處置環節不到位,垃圾分類前期的工作都是無效的。南京市城管局副局長陳雷說,當前,仍然希望居民增強分類意識,末端環節也會加緊建設。陳雷說:“現在我們在靜脈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我們專用的廚余垃圾處理廠,增在選址。除此之外,我們還會采取分散的處置形式,由各個區建立一些小規模的廚余垃圾的分散處置設施。這里面有深化處理、堆肥、發酵等多種形式。” 6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其中規定,不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可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面對當前現狀,處罰是否可行?陳雷表示,暫不考慮處罰。陳雷說:“目前,暫時沒有考慮馬上進行處罰。第一,我們的垃圾分類覆蓋率還比較小,只有40%。第二,我們垃圾分類還有大量的工作去做。我現在主要的工作是做好我們的宣傳工作,讓居民知道如何做好垃圾分類,互相促進。”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