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張益:積極推動技術創新 保障固廢行業持續發展 |
(時間:2013-6-27 10:43:30) |
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發改委、住建部、環保部、工信部等十余個部委發布了一系列設施建設投資、污染防治及科技創新等行業發展規劃,極大的刺激了固廢行業的發展。隨著我國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與公眾環保要求逐漸提高,對技術的創新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那么我國固廢技術現狀如何,未來又將走向何方呢?對此,中國固廢網記者采訪了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院長張益,他認為,技術已成為固廢行業的關注熱點,應積極推動固廢技術的不斷創新,保障固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已日趨完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中,厭氧發酵和濕熱水解等近幾年成為熱門。 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日趨完善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主要方式為填埋、焚燒和堆肥。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日趨完善,對于幾種處理技術的發展走向,張益總結為“填埋實現內涵發展,焚燒延續較快發展,堆肥處理止跌回升,綜合園區漸成熱點! 談及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現狀,張益對中國固廢網記者說,“衛生填埋繼續穩居主導地位”,他介紹,截止2011年底,我國共有填埋場547座,在建505座衛生填埋場,占生活垃圾總量的66.79%,近年來基本保持穩定!岸贌跔幾h中保持快速發展”, 2011年全國建成垃圾焚燒廠109座,在建49座,17%的垃圾采用焚燒處理方式,5年內上升了7個百分點!袄逊侍幚韯t持續萎縮”,張益認為,2011年底,全國共建有綜合處理11座,在建堆肥廠2座。垃圾堆肥處理技術持續處于萎縮低迷時期。 餐廚垃圾:厭氧發酵成熱門 《“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通知,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餐廚垃圾處理設施242座,總處理能力3.0215噸/日,在50%的設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處置行業正處于起步階段并將飛速發展,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技術路線很有必要。 張益介紹,當前餐廚垃圾處理主要處理技術包含高溫干燥(干熱和濕熱)技術,好氧堆肥技術、厭氧發酵技術、濕熱水解技術、微生物好氧擴培技術等。 針對目前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張益提出了幾條建議:應以實現餐廚垃圾無害化為主,兼顧資源化和減量化;近期可因地制宜選擇處理工藝,中遠期宜側重厭氧發酵技術;重視預處理環節的分選工藝和臭氣控制支持中試研究,以改進工藝,完善技術;探索餐廚垃圾就地處理技術;改造現有設施或預處理后集中統一處理等模式也可作為優先方案。 談及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路線走向,他認為有三個方面:一是傳統的高溫干燥加熱滅菌后做飼料(飼料添加劑)的工藝,由于政策等原因有逐步被淘汰的趨勢;二是好氧高溫堆肥等制料工藝,受到肥料品質、價格和銷路等問題的限制;三是厭氧發酵和濕熱水解等技術近幾年成為熱門。 據悉,以“技術助力產業升級”為主題的“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即將召開, 張益將出席 6月29日的“固廢處理處置技術深度論壇”,對我國滲濾液處理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精彩解讀。在談到對本屆技術論壇建議時,張益表示,中國固廢網在倡導固廢市場規范化、企業規范運作及固廢技術創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希望藉此建立某種“產學研”合理機制,加強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的通力合作,共同推進固廢技術的不斷進步,保障固廢行業的持續發展。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