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廣州試點定時定點扔垃圾 街道垃圾量減少15%左右 |
(時間:2014-4-21 10:39:56) |
在未實行試點工作前,省民政廳大院每天的垃圾量為7桶左右;實行試點工作后,每天的垃圾量在6桶左右,垃圾減量率在15%左右。 魚珠街目前月均分出800桶廚余垃圾,轄內社區垃圾減量率一直穩定在15%~17%,有的社區甚至達到50%。 垃圾分類 全民參與 編者按: 目前,廣州市精心組織和指導試點社區開展“定時定點按袋分類計量”、“定時上門按袋分類計量”和“按桶分類計量”的收費模式試驗,加強各類試點的數據研究和可行性論證,為改革我市生活垃圾收費體系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力爭2014年制定出臺契合我市實際的生活垃圾分類收費管理模式辦法。 為推動廣州垃圾分類工作,廣州日報一直在行動。結合廣州開展垃圾分類工作3周年,記者走訪了多個試點小區,并且將推出連續報道做階段性的總結和分析。 居民 大號和中號的垃圾袋比較實用,小號的袋子套不進垃圾桶。大概一天用兩個袋子,裝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清潔工 比起以前挨家挨戶地上門收垃圾,我現在的工作量少多了,只需要給新搬來的住戶普及下怎么進行垃圾分類。 定時定點扔垃圾將在今年7月全市推開,目前試點街道和小區的情況如何呢?記者昨日走訪發現,不少居民都表示“定時定點”收垃圾后,樓道干凈了,居住環境變好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也減少了。記者同時了解到,不少街道的垃圾減量率在15%左右,而各個街道推行垃圾分類也是“各出妙招”,黃埔魚珠街的居民定時定點扔垃圾可獲積分,30個積分就可換取10元的超市購物券。 越華路 省民政廳大院 日均70戶定時定點投放 昨日,記者來到越華路118號省民政廳大院,這里不僅推行了“定時定點”收運垃圾,還在試點生活垃圾按袋計算收費。大院居住戶數為223戶,共有9棟樓,均為6層或8層的住宅。大院內共設有3個垃圾收集點,垃圾收集的時間是7時30分~9時,18時~21時。 10時,記者看到掛了牌子的垃圾收集點上并沒有擺放垃圾桶,大院居民陳伯告訴記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垃圾桶才會在這,我們一般都是晚上吃完飯出來散步時順便丟垃圾,也挺方便的。如果實在錯過了時間,還可以到24小時的誤時投放點扔。樓道不擺放垃圾桶后,也干凈了很多。”記者也了解到,該大院內環衛工人不再上門收垃圾,而是在指定地點指定時間擺放兩個垃圾桶,一個收廚余垃圾,一個收其他垃圾,居民提前在家將垃圾分成兩樣就行。 據悉,從去年12月1日開始,在每天的定時投放垃圾時間,會有環衛站工作人員及垃圾分類指導員分別在小區內的3個垃圾投放點對每戶居民的投放情況進行登記。經過近3個月的數據記錄,平均每天有70戶左右的居民進行定時定點投放,其中每天使用專用袋并做好分類的約有40戶,不使用專用袋但有分類的約20戶,沒有對垃圾進行分類的有10戶左右。 垃圾總量方面,在未實行試點工作前,該小區每天垃圾產量為7桶(240L)左右,廚余垃圾量很少。實行試點工作后,每天能產生1.5桶~2桶的廚余垃圾(經過環衛工人二次分揀),約0.5桶可回收物,其他及混合垃圾約4桶,垃圾減量率在15%左右。 拒收干濕分類不達標垃圾 那么,該大院生活垃圾按袋計算收費的試點情況如何呢?據悉,2014年2月至5月為模擬“按袋計量”收費的試點階段,啟用“按袋計量”收費垃圾專用袋。試點收費階段,市城管委將向每戶居民住戶發放15元/月(等價實物)的試點補貼,用作購買垃圾專用袋。 截至3月底,省民政廳大院已累計有140多戶居民提出更改專用袋規格及數量的申請。在每月月底,工作人員將會根據各戶居民的申請情況,給每戶居民所需的相應規格及數量的專用袋打上編碼,再派發給居民。居民普遍認為,大號和中號的垃圾袋比較實用,“小號的袋子套不進垃圾桶,我們都很少用。大概一天用兩個袋子,分別裝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就夠了。” 越秀區城管分局分類管理辦公室主任陳小龍也告訴記者,每月15元的補助是以等價實物的形式發放,“也就是說,超過15元的袋子,是需要居民自己購買的,目前還沒有居民自己掏錢購買過袋子。我們認為,15元補助足夠了。”此外,他還表示,越秀全區18個街道,已經有10個政街做到了“定時定點”收運垃圾,還有8個街道正在推開。 他說:“現在主要做的就是干濕分開,對于物管管理的小區和菜市場等,我們作為集團單位來管理,如果干濕分類率達不到17%,我們會拒收垃圾。直到他們自己找人來把干濕垃圾分開,垃圾壓縮站才會將垃圾回收。” 魚珠街 錦田花園 七成人定時定點投放 昨日,記者還來到黃埔魚珠街的錦田花園,這里也實行了“定時定點”回收垃圾,但與越秀區不同的是,這里的垃圾桶是24小時擺放在小區固定位置的,有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和其他垃圾4種垃圾桶,規定的扔垃圾時間是每天上午和晚上的7時30分~8時30分。 為了鼓勵居民在規定時間內扔垃圾,在這兩個時間段扔垃圾的居民可獲一個積分——就是在一張專門的小卡片上蓋個戳,積夠30個戳,可以到社區居委換取一張10元的購物券。 小區清潔工老陳告訴記者:“比起以前挨家挨戶地上門收垃圾,我現在的工作量少多了,只需要給新搬來的住戶普及下怎么進行垃圾分類。小區內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有9成以上,正確率達到8成,7成人能夠做到定時定點扔垃圾,效果很好。” 據悉,錦田花園小區目前400多住戶當中,已有390多戶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參與率已超過90%,廚余垃圾目前穩定在每月60桶左右,分類和減量效果都較為明顯。同時居民普遍感覺到了垃圾分類的好處,樓道污跡和異味沒有了,小區變干凈整潔了,蚊蟲和鼠患也少了。 據悉,魚珠街目前月均分出800桶廚余垃圾,轄內社區垃圾減量率一直穩定在15%~17%,有的社區甚至達到50%。得益于垃圾分類工作,該區去年共減量垃圾8511.39噸,生活垃圾減量率達到7.14%,并有88.14%的社區通過全市垃圾分類達標驗收,優秀率達32.69%。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傅瑩:霧霾已成中國城市標志性難題 | 4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霧霾的問題現在已經成為中國一些城市標志性的難題,而且范圍還在擴大。另外,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