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垃圾分類有哪些事要抓緊去做 |
(時間:2014-5-8 11:22:37) |
《深圳市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管理辦法(試行)》草案稿正在征求意見,其中有不少亮點,譬如明確了將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物業服務的城市居住區,物業服務單位為責任人;單位自管的,自管單位為責任人;不能確定責任人的,所在地區政府的派出機構為責任人。諸如此類的措施若能得以落實,將極大推動深圳垃圾分類的進程。 城市和人的運轉,每年產生上億噸的垃圾。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圍城”之痛。從2000年起,深圳就是全國試點垃圾分類推廣工作城市之一,然而這么些年過去了,垃圾分類卻成效不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毋庸贅言,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讓這項工作深入人心,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眼下看來,有不少事需要我們抓緊去做。其一是硬件設施的建設問題。垃圾分類需要有專業完備的設施,但尷尬的是,目前一些地方連一個像樣的垃圾桶都沒有,這樣的情況必須盡快改變。 其二是宣傳教育。為推行垃圾分類,日本進行了約10年的全民教育,并通過學校環境教育,用小學生來教育大人。一個社區新入住的居民一般在第一天就會收到有關垃圾分類的說明和扔垃圾時間表,上面還有中、日、韓、英4種文字說明和彩色漫畫圖示。但在我國、在深圳,類似的宣傳教育工作又做得怎么樣呢?假如民眾對垃圾分類連起碼的認知都沒有,又如何要求他們自覺、有效地行動呢? 其三是商品包裝的引導。在日本,幾乎所有商品外包裝都有分類標記,以指導普通市民在家中更便利地將垃圾分類。例如化妝品的瓶子,會分瓶體和瓶蓋,連外包裝的塑料袋都要說明成分,告訴購買者袋子燃燒的時候是否會產生有害物質,等等,而在我國,這一塊工作幾乎是空白,須盡快補強。 其四是改變“多龍治水”的局面。垃圾多頭管理,難以協調,每個部門都只在自己系統內進行循環,這對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是極為不利的。 把該做到的事情先做到位,垃圾分類終究會水到渠成。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