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番禺16鎮街將建餐廚垃圾處理場 |
(時間:2014-6-11 10:52:54) |
6月10日是廣州創建垃圾分類示范城市“萬人行”活動首日,市教育局組織500名校長前往番禺火燒崗填埋場參觀。據悉,日均2300噸的垃圾處理量,將火燒崗堆成了78米高的“垃圾山”,預計兩年時間內該填埋場將被填滿,為減少垃圾填埋總量,番禺16鎮街將建餐廚垃圾處理場。 500名校長垃圾場“聞臭” “味道真難聞!”昨日上午,“萬人行”活動拉開帷幕,500名校長分上下午兩批前往“垃圾山”參觀。在番禺火燒崗填埋場,甫一下車,難聞的味道迎面撲來,校長們紛紛掩鼻皺眉。“這么大的味道,對附近居民影響很大。”越秀區教育局德體衛藝科長林慶新說。 距離該填埋場僅1.2公里北面就有碧桂園小區,據記者觀察,在填埋場正前方便是別墅小區,番禺區節能科技園也在附近不遠處。“以前是垃圾圍城,現在是城圍垃圾,居民意見很大!狈畢^城管局環衛科科長梁洪濱說。 據梁洪濱介紹,該廠已經盡最大努力在進行臭味處理,在“掩臭”方面,先用一層土將垃圾蓋住,再在外延用滲透膜掩蓋,避免臭味外泄,此外,每個小時都有除臭車進行除臭處理。 后年或可解垃圾處理問題 火燒崗填埋場日均處理垃圾2300噸,目前垃圾已經堆到78米的高度,被網友調侃為番禺區的“地標”。梁洪濱表示,按照現在的填埋速度,大概兩年時間,火燒崗就將填滿。據了解,火燒崗填埋場于1990年投入使用,廣州亞運期間,番禺區關閉了鎮屬的11個小型垃圾填埋場或焚燒場,火燒崗填埋場成為了番禺區唯一的生活垃圾處置設施。 面對周邊居民的不滿,政府曾積極遴選垃圾焚燒場的地址,但迫于部分市民的阻撓而被迫中斷,火燒崗臭氣熏天的局面唯有等廣州市第四資源熱力電廠建成使用才能緩解,該熱力電廠選址南沙大崗,已于2013年12月動工建設,預計2016年建成后將解決番禺垃圾處理問題。 在此之前,為分散垃圾填埋總量,番禺區打算對餐廚垃圾實施“化整為零”的方案,在16個鎮街建立餐廚垃圾處理場,每個處理場預計日均處理垃圾量30噸。 垃圾處理“良藥” 焚燒廠可實現“混燒” 相對于填埋的方式,不占地、不產生臭味的焚燒方式不失為一劑垃圾處理的“良藥”,昨日參觀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時,廣州市恒福中學德育主任韓俊皊表示,相對于填埋簡單粗暴沒有經過處理的方式,焚燒的方式能充分利用資源,進行電力轉換,她支持垃圾焚燒。 二分廠位于白云區太和鎮永興村,環境整潔,配備園林綠化,可以稱得上花園式工廠。該廠相關負責人、市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文旭介紹,生活垃圾成分復雜,且多水分,但焚燒廠支持“混燒”,終端處理不需進行垃圾分類。 陳文旭表示,雖然如此,但垃圾分類還是很有必要,因為能從源頭上減少垃圾數量,目前廣州每天垃圾量約為1.2萬噸,只有通過垃圾分類才能實現垃圾量的減少,但在廣州推行垃圾分類尚需時間。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