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蘇州市:垃圾恐圍城 困局如何解 |
(時間:2014-7-9 10:52:19) |
2013年,蘇州市區生活垃圾總量達到161.3萬噸,比2012年增長12.01%。這個異常的增量是偶然還是必然?市政部門對此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人均消費支出每增長10%,生活垃圾產量增長約5%—— 市區每人每天扔 1.06公斤垃圾 在蘇州市區,一個人平均每天要扔出多少生活垃圾?最新的調查數據是:1.06公斤。 住在竹輝新村的吳女士粗略算了一下:碰上雙休日,一家三口人扔出的生活垃圾不止這個數,“10公升的垃圾桶,我一天要清兩次。尤其眼下到了夏天,各類蔬果吃得多,西瓜皮、荔枝殼等,幾下一來,垃圾桶就滿了。” 由經濟學家 Grossman 和Krueger于1991年提出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理論認為,人均消費支出每增長10%,生活垃圾產量就會增長約5%。 統計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2012年,蘇州市居民年人均消費支出分別是14027.49元、17878.80元、21046.17元、23092.33元,年增長率在9%左右,其中2011年到2012年的增長率達到9.7%。人均消費支出的增長,隨之帶來生活垃圾產量的增加。 2013年,市區生活垃圾總量比2012年增長12.01%,其中約5%的增長率就是由人均消費支出的增長帶來的。 “十幾年前,一斤荔枝二三十元,哪敢放開肚皮吃?現在,收入提高了,一筐一筐買水果,當然也就一桶一桶往外倒果殼了!眳桥空f。 裝修垃圾及特種垃圾貢獻率也不小—— 環境整治清出 大量積存垃圾 雞頭米加工 年產廢料2100噸 除消費支出增長帶來的5%的貢獻外,其余7%左右的生活垃圾增長率又是誰帶來的呢? 市政部門調查顯示,2013年1~7月份,我市全面開展城鄉環境的整治行動,清出的積存垃圾直接導致生活垃圾產出量在短期內急劇攀升,比2012年同期增長15%,綜合全年數據后,環境整治所帶來的垃圾增量約為6%。 其次,裝修垃圾及特種垃圾的增加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為增長率貢獻了1個百分點。2013年,裝修垃圾增量約為8000噸,占垃圾總產量的0.5%。 特種垃圾方面,比較典型的是婁葑的雞頭米加工廢料,以及相城區北橋、黃橋等幾個鄉鎮的家具加工廢料等,這些特種垃圾從2013年以來相繼進入終端,提升了全市生活垃圾的處理量。其中,去年雞頭米加工的廢料量就達到2100噸,家具加工廢料的量約為4700噸,占垃圾總產量的0.5%。 預測未來5年生活垃圾年均增長率為5%—— 現有處理設施 能滿足9年需求 屆時每天2349噸 生活垃圾無處可去 這樣一來,2013年市區生活垃圾增長率達12.01%的原因已很明確:人均消費支出增加帶來的垃圾增長量和裝修垃圾及特種垃圾量是必然的,且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維持類似的增長;而由城鄉環境整治帶來的6%左右的垃圾增量是偶發式的。因此,市政部門對蘇州市區未來幾年生活垃圾的產量進行了預測:未來5年,蘇州市區生活垃圾年均增長率約在5%,5年之后年均增長率約在4%。 據統計,今年1~6月份,市區生活垃圾總產量為845925噸,日均4673噸。按這個分析結果,到2020年,市區日均產量將達到6100噸。 目前,蘇州市區擁有垃圾焚燒發電廠和垃圾填埋場各一座,其中,垃圾焚燒可處理原生生活垃圾量4250噸/日,年處理量約155萬噸;七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場剩余庫容還可以填埋生活垃圾約為110萬噸。 據測算,如果不增加新的設施,市區現有的垃圾處理設施僅能滿足9年的需求,到2022年,市區每天將有2349噸生活垃圾無處可去。 垃圾圍城的日子近在眼前—— 垃圾分類之路 依舊漫長 垃圾圍城的日子已在眼前。 從源頭上分類投放垃圾,從而最大限度地變廢為寶和回收再利用,是解決垃圾“圍城”、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的最佳出路。 然而,垃圾分類之路如何走? 從2009年開始,市區開始對餐廚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置,并建立了“收運處一體化”的新模式,目前,市區餐廚垃圾的日處置量已經達到350噸,市區規模以上的餐飲企業及單位食堂的餐廚垃圾基本已被納入體系;從去年開始,我市又開始建設建筑垃圾終端處置中心,該中心將在今年9月份正式投產,年處理能力將達到100萬噸;另外,園林綠化垃圾的資源化利用項目從2012年就開始調研; 農貿市場有機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也基本明確納入餐廚垃圾處置項目,協同厭氧處置并產沼氣,項目已經進入前期階段。 這一系列實質性的項目建設,為生活垃圾的“近期大分流”、減少焚燒量和填埋量,作出了很大貢獻。然而,生活垃圾的細分類工作,也就是居民家庭的有害垃圾處置及玻璃、織物等可回收物的資源化利用,以及家庭廚余垃圾的收集處置,尚屬于試點階段,要進一步推進仍需很長一段時間。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