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有機合成行業危廢管理急需跟進 |
(時間:2014-7-24 10:20:23) |
為降低危險廢物處置成本,一些不良企業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渣、廢液時不擇手段,有的混入或噴入燃煤中送入鍋爐燃燒甚至直接露天焚燒,有的混入煤渣或生活垃圾等一般固體廢物中送入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這些做法嚴重危害大氣、土壤、水環境安全。 近年來,我國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扎實推進,但是,危險廢物特別是有機合成相關行業危險廢物的管理漏洞仍然突出,規范化管理意識滯后,規范化管理要求不落實。滯后的管理模式及由此造成的環境安全隱患日益凸顯。 一是危險廢物管理體制不健全。當前,以水、氣污染防控為重點制定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及制度設計往往將危險廢物從“三廢”產生、治理過程中人為割裂開來,忽視了危險廢物與廢水、廢氣在產生來源以及相互轉化上的動態關系。直接后果就是危險廢物管理未能進入各級環保部門環保管理的重點領域。 以華東地區為例,雖然各省省級層面均成立了專門的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但是普遍存在地位低、編制少、人員缺、手段弱等共性問題,監管力量及協調能力十分有限。大部分市縣尚未設立專門的固體廢物管理機構,無專職的危廢管理人員,固體廢物日常管理工作由污防、監察機構人員兼職管理。此外,污防、固廢管理中心及環境監察等部門在管理職能上界定不清,在環評審批、執法監察、減排核算等業務工作方面以及人員設置、裝備配置等能力建設方面,固體廢物管理均被邊緣化。 二是危險廢物管理模式不完善。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工作開展時間較短,各地對國家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政策法規及工作要求的認識及理解還存在許多不明確、不一致、不到位的地方,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進展不平衡,管理模式地區差異較大。部分省份已經建立所有行業全面管,重點行業重點管的管理模式,將所有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均納入監管范圍;部分省份僅能做到重點行業全面管,對于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之外的其他行業尚未覆蓋;還有部分省份停留在重點行業逐步管的階段,由市縣環保部門自行申報確定納入統一監管的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名單,導致部分危險廢物產生量大、危害程度高的有機合成類化工企業暫未納入監管清單,長期脫離監管。 三是危險廢物全過程管制漏洞多。危險廢物從產生預測評價到實際產生、貯存,再到轉移、利用處置的各環節,均存在環保監管漏洞。 比如,環境影響評價不實,把關不嚴,造成危險廢物源頭管控不到位。部分建設項目環評報告中,對危險廢物產生及處置環節簡化評價甚至違法評價,明確納入監管范圍的危險廢物種類、數量及處置方式,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但均通過地方的環評審批。其中,有機合成類化工企業危險廢物評價不實的現象異常突出,對同一產品,不同企業、不同環評機構評價出的危險廢物種類、數量相差較大,產生的數量巨大的有機廢液、廢渣等危險廢物因虛假評價,被排除在危險廢物監管體系之外。 再比如,申報登記不實,日常監管不力,企業違法行為未得到查處。部分企業虛假申報、故意瞞報生產中產生的危險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大量危險廢物被排除在管理計劃、管理臺賬之外,非法轉移處置。部分基層環保部門對違法申報登記行為無視、放任,對非法轉移處置等查處不力,企業長期違法生產、違法管理、違法處置。 此外,經營單位管理粗放,管控松懈,違法經營管理安全隱患巨大。部分處置單位對危險廢物收集處置全過程管理及企業產生“三廢”的治理投入不足,違法生產經營、超標排放二惡英等的現象時有發生。大部分單一性危險廢物綜合利用單位基本處于放任管理狀態,準入標準過低,生產規模不大,生產工藝落后,污染防治等基礎設施薄弱,環保管理水平及自覺守法意識低下,超范圍經營、私自販賣流轉、非法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現象較為普遍。 四是危險廢物管理政策法規不健全。比如,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導則未制定,環評缺乏明確的規范依據及評價方法,評價過程隨意性較大。再比如,危險廢物性質界定相關法律規定不明晰。部分企業將列入《國家危廢名錄》的危險廢物定性為副產品進行管理處置,交由無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單位予以綜合利用,貯存及轉移均不再執行危險廢物相關管理要求。對于此類行為的法律屬性,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未予明確,實際執法中對其性質難以認定,又無法排除企業借此漏洞規避危險廢物監管要求的可能,給日常監管增加了難度。此外,危險廢物鑒別標準規范不健全。我國對于危險廢物鑒別程序的啟動、主導及銜接程序,鑒別主體的資質管理以及鑒別結論認定等方面,尚未制定具體管理細則,導致各地危險廢物鑒別工作推進不平衡,危險廢物鑒別大都成為企業規避相關法律法規的手段。 五是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不匹配。當前,政府層面缺乏與區域內危險廢物產生、分布特點和增長趨勢相吻合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發展規劃,導致危險廢物處置能力與危險廢物處置需求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匹配的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已成為制約區域工業發展,危及區域環境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時,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單位區域分布嚴重不均,發達地區相對集中,欠發達地區布點較少,無法滿足當地危險廢物處置需求。部分地區為優先確保當地危險廢物處置需求,對綜合利用處置單位接收異地危險廢物的行為從轉移審批上予以禁止,加劇了危險廢物處置能力與處置需求之間的矛盾。 有機合成相關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由于有機合成生產工藝多樣、反應條件嚴苛、操作步驟復雜,產生的危險廢物面廣量大并且大部分難于回收利用,如不妥善管理處置,環境危害極大。 怎樣提升有機合成行業危險廢物管理水平?筆者認為,推進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應著眼于破解體系、制度及能力建設等方面存在的根本問題,立足于有機合成相關行業危險廢物的產生特點、管理現狀及嚴峻形勢,高位推進、綜合施策,遏制相關行業環境違法行為高發態勢,切實有效防控環境風險。 首先,強化行業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意識。以“兩高”司法解釋的宣傳貫徹為載體,加大危險廢物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力度,將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的各項要求傳導到基層監管部門及企業主體。組織開展行業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專項檢查,嚴厲查處重大環境違法行為,著力消除環境安全隱患,全面提升行業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意識。 其次,夯實行業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基礎。推進地方各級政府危險廢物監管體制、機制和能力建設,健全完善危險廢物監管模式,加強特殊污染物監測等技術支撐能力建設。開展行業危險廢物產生源調查統計工作,建立危險廢物種類、數量、分布、流向等基礎數據庫。科學評估各區域內危險廢物產生、分布特點和增長趨勢,合理確定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布局及發展規劃。加大環保經濟政策扶持,鼓勵市場投資主體參與,加快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產業化步伐,緩解集中處置能力不足的矛盾。 第三,完善行業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制度。盡快制定行業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導則,規范危險廢物產生預測評價方法。調研確定典型產品、典型工藝危險廢物產生種類及產排污系數,為行業危險廢物底數調查及規范化管理檢查提供支撐。探索制定危險廢物鑒別工作管理辦法,細化危險廢物鑒別程序,規范危險廢物鑒別工作,提升有機合成行業危險廢物鑒別的科學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第四,提升行業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水平。貫徹全過程管控理念,以危險廢物環評預測分析為切入點,嚴把環評準入關;以危險廢物源頭申報登記為突破點,準確核定危險廢物基數;以規范企業臺賬資料記錄為關鍵點,夯實危險廢物日常監管基礎;以強化危險廢物管理監督檢查力度為著力點,提升企業守法自覺性。將行業危險廢物產生預測、產生、貯存、轉移、處置等各環節,通過有形的臺賬資料及無形的監管壓力有機串聯起來,構建完善統一、科學合理的全過程管控體系,切實防控行業環境風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