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国内老熟妇对白XXXXHD-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關鍵字:
政策法規|廢氣治理|噪聲控制|環境監測|固廢治理|清洗與清理|環保前沿|環保技術|土壤修復|綠色建筑
化工|水處理|環保設備|國際視野|企業動態|技術專題|人物訪談|推薦案例|
>>首頁 >> 商業資訊 >> 固廢治理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垃圾分類牽手“互聯網+” 潔凈環境指日可待
(時間:2017-5-11 9:26:00)
  垃圾分類試點十余年,至今還沒有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習慣,居民對于垃圾分類仍是知之甚少。而“互聯網+垃圾分類”模式恰好滿足了這種需要,讓居民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主動參與垃圾分類。
  分類垃圾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隨處可見,但是垃圾分類并沒有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習慣。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事實上,《方案》中的強制對象主要是指試點城市的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及一些公共場所管理等單位企業,對于居民采取的更多是引導和鼓勵的態度。《方案》中提到,要引入社會資本,通過“互聯網+”等模式來促進垃圾分類。
  居民主動參與少
  為什么需要“互聯網+”參與垃圾分類?這要從我國垃圾分類的背景說起。
  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有一些城市提倡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比如北京在1993年制定了《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對“城市生活廢棄物逐步實行分類收集”。
  到了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廣州、深圳、廈門被確定為全國8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垃圾分類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國內垃圾分類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民眾對垃圾分類有了初步的認識,垃圾的類別也已經細化為可回收物、家庭有害垃圾和廚余垃圾,與國際通行標準基本一致。
  但我國垃圾分類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研究員曾現來表示,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垃圾分類中,干垃圾和濕垃圾(濾出水分后的廚余垃圾)混在一起,更沒有分離出有害垃圾,增加了后端處理的成本。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垃圾分類不是由居民主動完成,而是由可回收垃圾的經濟價值刺激拾荒者來完成的。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大眾垃圾分類的觀念和習慣還沒養成,很多人缺乏垃圾分類的知識和能力,造成垃圾分類的被動性。
  智能網絡解難題
  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知之甚少,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加強相關教育,培養良好習慣。“互聯網+垃圾分類”模式恰好滿足了這種需要。
  當前“互聯網+垃圾分類”模式可以粗略地分為兩類:一種是由居民將“濕垃圾”與“干垃圾”分類收集,貼上自己領取的專屬二維碼后,分類投放到智能垃圾箱中,獲得手機APP中的相應積分,這些積分可以用于超市購物或者換取日用品。
  另一種是居民通過手機APP預約上門回收服務,將收集好的可回收垃圾交給回收人員,獲得積分或是換取現金。這些功能多樣的手機APP由不同的公司運營,因此提供的服務也不盡相同,但是一般都會包含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使用者如果遇到不清楚該如何分類的情況,可以隨時詢問這些“小管家”,如果因為偷懶或是疏忽分錯了類,工作人員也能通過二維碼及時追查到垃圾的主人,對其進行教育和指導。
  “互聯網+垃圾分類”對于成都市青羊區成都花園上城小區的居民來說已經不算什么新鮮事了。從2015年底,上城小區就引入了“互聯網+垃圾分類”模式,小區的居民在將垃圾分類之后,將二維碼標簽貼在垃圾袋上再丟入對應的垃圾箱,在工作人員掃描二維碼之后他們就能獲得手機軟件中的積分,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紙巾、肥皂等日用品。如果有人不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工作人員會通過二維碼找到垃圾的主人,幫助其進行重新分類。上城小區的垃圾分類是由一家環保公益組織和小區物管攜手推動的,公益組織的工作者還會定期定點地在小區內開展垃圾分類的講解宣傳活動,越來越多的居民因此了解了垃圾分類的意義,主動參與垃圾分類。近兩年來,這種模式已經出現在北京、江蘇、四川、廣東等多個省市,并廣受民眾的歡迎。
  一鍵呼叫專家來
  “互聯網+垃圾分類”的創新模式在再生資源回收市場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北京市東城區花市中區等50個社區,一款名叫“綠貓”的軟件被用來幫助家庭解決廢品回收問題。居民關注“綠貓”微信號或直接下載“綠貓”APP注冊后,即可一鍵呼叫專業回收人員上門回收。目前,“綠貓”的注冊用戶已超過2萬,日常活躍用戶近萬個,覆蓋了北京市東城區50個社區、近10萬戶居民,平均每月能夠回收各類物資約300噸。
  “綠貓”還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幫助廚余垃圾分類,以微信公眾號和APP為載體,通過視頻、圖文等方式,讓居民快速掌握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居民丟棄的廚余垃圾也會通過“綠貓”的物流體系清運至政府指定處理單位。該模式已在北京東花市街道樓房區518戶實驗12個月,廚余垃圾月分離量達到3.2-4噸。
  “綠貓”的運營方北京天龍天天潔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劉權對筆者介紹,“綠貓”的出現順應了兩種趨勢,一是現在的中青年不像老一輩那樣有賣廢品的習慣,而是喜歡直接把可回收垃圾丟掉。而“綠貓”的定位是做到操作方式簡單,服務快速、標準化,以提高年輕群體參與垃圾回收的積極性;二是傳統的無證商販回收垃圾的模式正在受到規范化管理,政府致力于建設正規的垃圾回收機制,因此需要企業的參與,并且為企業提供了一定的補貼。
  劉權還透露,目前政府已經在和公司協調由政府出資購買企業服務的細節問題,他相信,通過政府有效監管、市場高效運營的方式,我國的垃圾分類一定能夠得到極大的推進。
  “互聯網+垃圾分類”模式以鼓勵、引導的方式來推廣垃圾分類,促使居民主動踐行垃圾分類活動,為下游的垃圾處理環節提供了便利。同時它又引入資本力量,兼顧了經濟效益。雖然初期投入較大,但是從長遠看來,不僅有助于垃圾回收和環境保護,而且可以起到提高民眾素質的作用。不過,曾現來認為,“互聯網+垃圾分類”模式固然可取,但由于技術要求很高,廣泛普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 確保實現“十 
  7月18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到省環保廳調研。這是趙克志在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參觀環境應急監測設備展示,詳細詢問設備應用情況。   7月 
熱點文章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56350733   媒體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為@)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京ICP備0900751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5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