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實施三種垃圾分類投放模式,破解垃圾分類投放不便難題 |
(時間:2019-12-13 10:21:56) |
近日,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布了《廣東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引(試行)》(下稱《指引》),為全省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在分類投放模式方面,《指引》列出了常見的三種模式:定時定點投放、定點不限時投放、專袋投放。 三種投放模式 因地制宜實施 《指引》充分考慮到不同生活場景的特殊情況,列舉了三種常見的分類模式,并提出因地制宜地實施。《指引》指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應綜合考慮便捷、環保和安全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選取本區域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模式,制定本區域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方案。 常見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模式主要有下列三種: 定時定點投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分類垃圾收集點、限定投放時段,由生活垃圾產生者在該時間段,將垃圾分類投放至收集點。 定點不限時投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根據實際需要,指定分類垃圾收集點、不限定投放時段,由生活垃圾產生者將垃圾分類后投放至對應的收集點。 專袋投放。生活垃圾產生者將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分類,分別使用具有身份信息識別功能的分類垃圾袋袋裝后,按照規定分別投放至分類垃圾收集容器。 廣州垃圾分類投放兼具“定時定點”和“定點不限時” 就廣州而言,記者走訪發現,廣州的分類投放模式主要以“定時定點”和“定點不限時”兩種投放模式為主。“定點不限時”模式在廣州的具體表現為設置在小區內的“誤時投放點”。廣州一邊推行“定時定點”投放模式的同時,也為居民在其他時段投放留下余地,“誤時投放點”可供居民24小時投放。 “定時定點”+“誤時投放”的投放模式在廣州推行垃圾分類之處便是如此設計。有推行垃圾分類的街道基層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定時加誤時是作為一套要同時推的,每個小區都需要設置誤時投放點。” 記者在走訪的過程中也發現并非所有小區都能盡善盡美地將兩種模式結合起來,有小區樓道撤桶后,只設置了定時投放點,而忽略了誤時投放點的設置。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就專袋投放模式,目前廣州尚未在居民投放環節實現專袋投放,而是強調“破袋投放”。居民投放餐廚垃圾的時候,需要將裝餐廚垃圾的垃圾袋破開,餐廚垃圾倒入餐廚垃圾桶,垃圾袋投入其他垃圾桶。 實行管理責任人制度 垃圾投放將按量收費 《指引》提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行管理責任人制度,城市各區域應明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其中,住宅小區等實行物業管理的,由物業管理單位負責;單位自行管理的,由自管單位負責;沒有物業管理或者單位自行管理的,由居民委員會負責。 生活小區等場所具體應該施行何種分類投放模式,由管理責任人因地制宜地確定實施。 記者也注意到,《指引》提到了投放垃圾按量收費,將逐步建立生活垃圾處理費的征收制度。按照多排放多付費、少排放少付費,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逐步建立分類計價、計量收費的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制度,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積極性。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