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遼寧大連:508噸醫療廢物全部得到安全無害化處置 |
(時間:2020-8-11 11:06:15) |
8月9日上午,大連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五次集中發布。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曲曉新,就目前大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情況進行通報。 508噸醫療廢物全部得到安全無害化處置 醫療廢物、醫療廢水無害化處置是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二次傳播的重要防線。自7月22日大連市疫情發生以來,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迅速反應、聞令而動,全力組織做好定點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點、核酸檢測點、集中處置單位、污水處理廠等場所的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環境監管,確保了疫情期間全市醫療廢物、醫療廢水得到無害化安全處置。 完善健全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及廢水管理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大連市感染性醫療廢物產生量激增,市生態環境局會同有關部門,結合大連地域特點緊急制定印發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應急收運處置操作規程(試行)》,將醫療廢物按危害等級及來源不同,分為高感染性醫療廢物、發熱門診和隔離區(點)醫療廢物、農村地區醫療廢物、海島地區醫療廢物、其他醫療機構一般醫療廢物五類,按照“全區域全覆蓋,全鏈條全監管,重點地區重點保障”的原則,明確了各類醫療廢物收集與暫存、轉交、運輸、處置四個環節的操作規程,實現一張清單管到底,全鏈條、全類別、無死角監管。 針對7月22日以來,大連市集中隔離人員多、核酸檢測人員多的情況,市生態環境局第一時間組織加強對全市集中隔離酒店和核酸檢測點醫療廢物進行環境監管,印發了《關于加強全市集中隔離酒店和核酸檢測點醫療廢物環境監管工作的通知》,對全市集中隔離酒店和核酸檢測點醫療廢物的環境監管工作做了進一步部署和安排。 為做好疫情期間醫療廢水監管工作,市生態環境局與衛生健康、住建城管等部門建立密切聯動機制,每日調度醫療和城鎮污水處理情況,重點巡查檢查醫療廢水處置、污水處理廠運行、隔離點排水消毒等情況,全面掌握全市醫療機構及隔離點廢水產量、排放去向、消毒情況。 確定管控清單 排查環境風險 梳理并確定了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酒店和核酸檢測醫療垃圾暫存點構成的重點管控“清單”,與衛生健康、城市管理等部門形成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聯防聯控機制,開展從產生到處置的全過程監督管理。 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應急收運處置操作規程(試行)》,重點檢查醫療機構產生醫療廢物的包裝和暫存情況,規范貯存場所警示標志設置,實行醫療廢物專人看護和交接登記,嚴格執行醫療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制度,同時避免非涉疫生活垃圾混入,帶來額外的醫療廢物處置壓力。指導相關臨時場所建立醫療廢物管理規章制度,落實醫療廢物管理措施,消除醫療廢物疫情傳播風險。全面加強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大連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的環境監管,保障集中處置設施的穩定運行,協助各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點和核酸檢測點與大連市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做好醫療廢物收運銜接,保障醫療廢物轉移、處置的順暢有序。 自7月22日至8月8日 ◎ 全市生態環境系統累計出動檢查人員757人次,排查各類單位和場所2631家次。 ◎ 全市共產生醫療廢物508.06噸,其中定點醫療機構、集中隔離場所和核酸檢測點等涉疫情醫療廢物281.42噸,全部得到安全無害化處置。 ◎ 全市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和隔離點共處理醫療廢水14.3萬噸,累計投加各類消毒劑42.6噸;全市收納定點醫院及隔離點污水的污水處理廠33家,監測結果顯示,各污水處理廠全部穩定運行,達標排放。 保障處置能力 做好應急準備 7月22日至8月8日,大連市日均產生涉疫情醫療廢物15噸左右。全市醫療廢物產生的峰值為7月28日,日產生量為35.7噸。隨著核酸檢測人數下降,醫療廢物產生量已趨于穩定。目前,我市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大連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的處置能力充足,可以滿足全市疫情防控需要。 為防患未然,進一步做好大連市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的應急保障,市生態環境局還積極組織大連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廠做好應急準備,指導東泰公司制定醫療廢物接收處置預案,開展處置人員操作培訓。目前大連東泰的醫療廢物應急接收處置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可以提供可靠的備用處置能力。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