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福建:平潭最遲年內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
(時間:2010/8/27 11:13:52) |
最遲今年內,平潭將在原垃圾堆埋場附近開工建設一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以BOT模式建設運營,總投資約3.9億元。昨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計總規模為900噸/日,一期規模為600噸/日,投資約為2.6億元,配套建設爐渣以及固化飛灰填埋場。據介紹,每焚燒一噸垃圾可以發電220~250千瓦時,并且優先并入電網。 排放物標準優于國標 平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廠址位于北厝鎮澳仔低丘地帶,東北向瀕臨海壇海峽,西向緊鄰目前平潭的生活垃圾堆埋場,南面一公里范圍內無村舍。按平潭夏季主導風向偏南風,春秋主導風向東北風,不會對周邊村舍、農作物帶來影響。 該發電廠的焚燒爐采用先進的機械爐排爐,不添加煤等任何輔助燃料,也能保證垃圾充分燃燒,減少污染物排放,爐渣排放也減少,完全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 在公眾關注度最高的廢棄物排放問題上,相關負責人表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排放物分為固體氣體和液體,其中煙氣在爐膛內850度以上的停留時間至少2秒,有效去除二惡英。煙氣凈化處理系統采用半干式煙氣凈化系統,包括石灰噴霧吸收、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三道處理工序,將煙氣中的重金屬和二惡英等顆粒物、酸性氣以及其他污染物有效去除。煙氣排放的二惡英不僅達到國家環保標準(每立方米1納克),而且能達到歐洲相關環保標準(每立方米0.1納克)。而產生的爐渣將用于制磚,飛灰在通過水泥固化后達標在專門填埋場填埋。污水也將通過配套建設的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 四年內解決原有垃圾山 此外,該廠的突出優勢在于西鄰垃圾堆埋場 而,在垃圾焚燒發電廠投產初期,平潭一天的垃圾排放量約為200噸,除了這部分的處理量,垃圾焚燒發電廠還將優先處理原澳仔山谷堆埋場的垃圾,以每天300噸的量處理消耗,預計3~4年內就能將原有的處理完畢。待規劃治理后,澳仔山谷堆理場作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配套的爐渣以及固化飛灰的安全填埋場。 平潭目前的垃圾堆埋場位于北厝鎮澳仔山 ,谷是平潭目前的集中 納城消市生活垃圾的場所,始建于1995年,至今已經使用了15年。由于設施不配套,一無防滲,二無導氣導滲系統,三無滲瀝液收集處理措施,既影響了周邊大氣環境,又污染了周圍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大。 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可實現垃圾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而平潭人多地少,以消耗土地資源為代價的填埋處理方式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需求。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