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廣西:白泥變身脫硫劑 灰渣變水泥產原料 垃圾變燃料 |
(時間:2010/10/13 9:39:54) |
“十一五”以來,廣西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和科技進步的投資力度,在全區高耗能企業推廣節能新技術,實施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這無疑給當前十分嚴峻的減排形勢帶來一縷春風。 高科技降低企業能耗 廣西發電大戶――國投欽州發電有限公司,從去年開始不斷加大節能減排資金投入和先進技術的應用,目前投入使用的高科技等離子點火裝置每年可節約燃油3000噸以上,折算成標煤九千到一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00噸左右。同時1號機組凝結水泵變頻改造工程的順利完成,使得平均節電率提升到46%,大大降低了發電廠的自用電能耗。公司總經理助理、安全技術部經理唐丹眾告訴記者“實施這個改造后,電廠(每年)可以節約500萬度電,折算成標煤1500萬噸,間接可以減少排放二氧化硫30到40噸。” 在發電量上升的同時,公司標煤耗量與去年上半年同比,減少十萬多噸,煙氣總除塵率在99.8%以上,脫硫效率在93%以上,有效的實現了企業節能減排的目標。 了解,今年上半年欽州重點監控的18家重點能耗企業完成節能量7.5萬噸標準煤,其中列入廣西重點監控的16家重點能耗企業完成節能量7.46萬噸標準煤,超額完成廣西自治區下達的任務。實現COD削減量為15958.4噸,二氧化硫削減量為165.5噸。 技改催生循環經濟 白泥變身脫硫劑,灰渣變水泥產原料,垃圾變燃料。貴港市“十一五”節能減排技改項目催生的循環經濟,讓工業廢棄物搖身一變,成為眾多企業爭搶的寶貝。自2008年起實施的白泥脫硫項目,每年為貴港電廠“吃掉”白泥4萬噸,年削減工業鍋爐煙氣二氧化硫排放量6000噸,企業降低脫硫成本291萬元。如今在貴港,企業與企業之間,上游產業與下游產業之間正在形成一系列循環經濟的產業鏈條,固體廢棄物、熱氣、廢水、二氧化硫等形成了再生資源,互相構建起資源利用的“大循環”,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今年一季度,廣西貴港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95.6億元,同比增長37.3%;實現增加值33.13億元,增長27.7%。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