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環保風暴帶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轉型升級步伐 |
(時間:2015-5-12 9:51:11) |
近日,山東茌平信藤紡織有限公司的兩條色紡生產線順利完成72小時不間斷試車,公司總經理荊路寬長出了一口氣:“我們用近一年時間實現了環保和工藝水平的‘鳥槍換炮’。以前是‘夾著尾巴’生產,現在終于可以挺直腰桿了。” 信藤公司是成立于2008年的傳統棉紡企業。近兩年,因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不穩定,公司被茌平縣環保局“盯上”。僅2013年,環保局就突擊檢查了9次,并責令企業停產整頓。是小修小補“窮對付”,還是痛下決心徹底升級換代?“我們感到,政府抓環保絕不是一陣風,企業必須加快技術改造、轉型升級步伐。”荊路寬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 去年5月,信藤停產改造。白紡生產線完全拆除,籌資2000萬元,上馬2萬錠彩色紡紗生產線,從年產量3000多噸的白紡轉成年產1000噸的彩色紡紗。縣環保局副局長王建國向記者介紹,白紡改為色紡后,信藤生產工藝中杜絕了水的使用,實現了生產廢水零排放。 為了實現“零排放”,信藤除了幾千萬元的投入之外,兩年轉產期損失利潤3000萬元。“不過,早升級早主動,長遠好處顯而易見,如今我們已站在國內傳統紡織行業的高端。”荊路寬告訴記者,彩紡產品比白紡價格高2至3倍,是打開國外市場的主導產品。 “茌平作為山東21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試點縣之一,治污絕非簡單關停。對企業來說,污染治理也是‘脫胎換骨’的機遇。”茌平縣委書記陳秀興表示。 茌平縣自打響污染治理攻堅戰以來,嚴把項目落地審批關,累計拒批環保不合格項目109個,徹底拆除、關停企業86家。在紡織、造紙、化工、鋁及深加工、熱處理等多個行業,相繼出臺了整治提升方案。同時,扶持相關產業技術人員的引進與培訓,先后與清華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簽訂產業技術升級合作協議15項,促使全縣180多家關聯企業放棄現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革新。全縣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企業600多家,累計完成了包括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等18個減排工程,2014年重污染天數下降三成以上。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 | 10月8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北京會見美國康寧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領域,中國愿與美國就污染防治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美環保事業發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