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部:上半年京津冀空氣質量較好轉 |
(時間:2015-7-29 15:03:15) |
環保部近日發布今年上半年環境質量半年報。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空氣質量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好轉。不過,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最差前十中,河北仍有6個城市上榜。 上半年全國74個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平均水平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平均達標天數提高7個百分點。受污染天氣中,以輕度污染為主,重度污染天數占比為2.7%,嚴重污染占0.7%。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空氣質量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好轉。不過,全國空氣質量“紅黑榜”中,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城市仍集中在京津冀地區,倒數前十分別為保定、邢臺、鄭州、唐山、石家莊、衡水、濟南、邯鄲、沈陽和太原。 上述城市分布在河北、山東、遼寧、山西等四個省份,河北獨占6席,山東、遼寧、山西則是省會城市上榜。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保定,今年前3個月的月度最差前十中,保定連續三個月位列第一,但從4月份開始,保定雖仍每月名列全國最差前十,但是已退出最差前三。就排名來看,保定后續的空氣質量改善壓力仍然很大。 羅毅昨日還介紹了水環境狀況,就飲用水而言,環保部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32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898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地表飲用水水源地558個,534個達標,占95.7%,主要超標項目為總磷、氨氮和錳;地下飲用水水源地340個,296個達標,占87.1%,主要超標項目為鐵、錳和氨氮。 相關 4月受理179件舉報 大氣污染問題類案件最多 記者昨日從環保部獲悉,2015年4月,環保部“12369”環保舉報熱線共受理群眾舉報179件,其中,舉報量最多的是廣東,涉及22件;群眾舉報企業類型最多的是化工業。 從舉報量看,4月份,江蘇、河南分居第二、三位,舉報量分別為19件和18件。群眾舉報企業類型最多的是化工業,其次為非金屬礦產加工業和金屬冶煉與加工業,這些企業因為污染物處理不到位、管理不善、設備故障等原因,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對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經各地環保部門現場調查處理,群眾舉報件中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有138件,占受理總數的77%,有41件未發現群眾反映的問題。存在污染問題的案件中,大氣污染排名首位,其次為噪聲和水污染。 據環保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各地環保部門已對這些環境違法行為依法進行了處理,采取了責令涉事企業限期整改、停產治理、處以罰款、補辦環評手續、現場糾正、取締關閉等多種措施。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