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部:上半年中國城市PM2.5濃度大幅下降 |
(時間:2015-8-18 10:13:31) |
2015年上半年,很多地方的公眾感到藍天明顯增多了。環境保護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重點區域PM2.5(細顆粒物)平均濃度大幅下降。其中,74個重點城市平均下降17.1%,京津冀同比下降22%,長三角下降16.2%,珠三角下降20.5%。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72.7%,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68.0%,同比提高6.9個百分點。 這些數字,客觀反映了空氣質量改善,來之不易,鼓舞人心。 上半年,環境污染防治工作以“大氣十條”和“水十條”實施為載體,在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點領域實施了一系列舉措。 “大氣十條”實施兩年以來,防治工作初見成效。這背后是治污專項資金的支持,治污措施的嚴格落實,治污管理體系的不斷健全。 ——舍得投入。2015年,中央財政擬劃撥115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大氣污染防治,截至目前,已撥付106億元,用于北京、河北、河南等11省市治污。 ——嚴格標準。4月,環境保護部制定并會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6項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至此,“大氣十條”要求制定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25項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已全部完成。 ——明確責任。5月,《2015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印發,明確了34項任務,涉及20個部門,提出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要比2013年下降3%,重點區域PM2.5年均濃度要比2013年下降7%。 ——高壓執法。新環保法今年元旦開始施行以來,各級環保部門能用、會用、敢用法律賦予的強力手段,環境執法保持持續高壓。上半年,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292件,罰款數額超2億元;移送行政拘留782起,移送涉嫌污染犯罪案件740起。 “今年上半年PM2.5同比下降這么多,對未來防治工作是一個很大鼓舞。這說明我國大氣污染控制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別是今年開始實施新環保法,政府改善環境質量的責任得到落實,通過約談、限批以及嚴格監測、監督,形成了全社會共治局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說。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金南表示,從更宏觀的層面看,環境質量折射經濟發展的健康狀況,17.1%這個數字,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經濟正朝良性健康方向發展。 節能減排領域捷報頻傳,佐證結構優化、經濟向好的勢頭。 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繼續保持較快下降,節能減排進展總體順利。從高耗能產品產量看,焦炭、燒堿、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產品產量同比分別下降3.4%、1.9%、5.3%、4.2%。原煤產量同比下降5.8%,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王金南說,我國逐年增加的環保投入產生了拉動經濟發展、拉動內需、增加就業等較為積極的影響;同時,嚴格環境法規標準,促進企業生產工藝升級,倒逼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出局,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成績喜人,但形勢依舊嚴峻。相關數據顯示,考核PM10的21個省份中,有10個省份上半年PM10濃度不降反升;非重點區域省份大氣治理工作進展相對緩慢。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表示,面對依然嚴峻的環境治理形勢,污染防治、節能減排工作任重道遠,只能加強,不能松懈。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