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環保廳日前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監測與評價,上半年,陜西省各設區市、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和韓城市共13個市(區)優良天數為60~149天,平均達標率為66.6%。 與2014年同期相比(不含今年新增加的漢中、安康、商洛、榆林、西咸新區和韓城市6個市區),關中各市(區)優良天數增加天數最多的是渭南,達55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數減少最多的是西安,達25天。 漢江、丹江和嘉陵江水質繼續保持優;渭河流域水質繼續改善,渭河干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同比分別下降18.1%和36%,干流出省潼關吊橋斷面繼續保持Ⅳ類,渭河支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分別同比下降23.1%和27.1%;無定河和延河輕度污染,水質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5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聲環境質量基本保持平穩。 同時,記者還從陜西省環保廳獲悉,上半年,對照國家“十二五”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陜西狠抓落實,定期督察,將污染物減排指標、重點項目完成率、監測體系建設等3項減排重點工作全部納入對各市(區)政府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體系。 截至目前,全省納入國家“十二五”目標責任書的192個減排項目(含2014年新增的兩個項目)已完成190個,占99%。剩余華縣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渭南莊里鎮污水處理廠新建工程兩個項目正在建設中。今年上半年陜西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傳輸有效率為94%,企業自行監測信息公布率為91.8%,監督性監測信息公布率為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