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宣城市環保局多項措施支持“做大做強市本級” |
(時間:2015-8-26 9:14:55) |
為貫徹落實“做大做強市本級”的要求,市環保局始終堅持以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以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成果來考量自身環保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的滿意度來衡量環保工作的實際成效,積極創新采取多項措施服務“做大做強市本級”工作。 一是對市環保局開發區分局充分授權。 除環保部規定必須由市級以上環保部門審批的項目外,將開發區內其它項目的環評審批、試生產、驗收全部授權開發區分局履行,做到充分授權、簡化程序、減少環節、提高效率,使符合條件的企業盡快落地建設。 二是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 除重大敏感項目外,將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書、報告表、登記表的審批時間分別由法律規定的60天、30天、15天,縮短到了5天、3天、1天,并對外公開承諾。對涉及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等重點項目開辟綠色通道,提前介入,簡化辦事流程,壓縮流程時間,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在保證開發區環境質量的基礎上支持園區建設。 三是做好污染物總量指標保障工作。 今年以來,督促、指導市開發區完成安徽生信股份有限公司蓮西路廠區、宣城市天寧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安徽飛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寶城路廠區3個結構關停減排項目。7月初,經國家減排核查組核查核算認定上半年削減化學需量23.3噸、氨氮0.8噸,為新改擴建項目儲備新增總量指標;做好全市淘汰關閉涉重金屬排放總量削減申報考核工作,為開發區電鍍中心調劑預留重金屬總量指標。同時,將全市四項主要污染物新增總量指標優先支持市開發區項目建設。 四是強化監測手段,提高監測服務質量。 為更好地服務于市開發區決策和環境管理,對開發區自動監測站進行升級改造,在全省率先開展pm2.5等新標準監測,并于1月實現聯網發布空氣質量信息。為了讓企業能盡快納入規范化管理,完善環保手續,市環保局監測中心對開發區企業優先安排委托監測,并做到提速不降質,積極做好服務。同時,積極配合處理開發區相關投訴案件和污染糾紛,及時開展環境應急監測。 五是積極組織大豪水廠取水口水源地保護區劃分報批工作。 為切實加強市開發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市環保局主動指導并配合市開發區管委會完成《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編制工作,省環保廳于5月11日對《報告》進行了審查。 六是全力服務好市開發區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 涉及市開發區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從時間上優先安排。同時,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清潔生產,目前市環保局擬定的《關于提請研究設立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專項資金》已經市政府第63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市環保局提請市政府出臺《宣城市清潔生產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目前該《辦法》已完成征求意見,清潔生產專項資金撥付到位后,該局將優先安排對開發區開展清潔生產審核企業的資金支持。 七是加大對市本級企業的扶持力度。 認真分析市本級各企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第一,針對國投宣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重點監督指導項目二期工程環保設施的運行管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盡快完成竣工環保驗收。同時,幫助加快三期工程環評的評估論證和報批;第二,針對宣城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確保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的基礎上,幫助企業開展二期技改擴建項目的環境影響的評估論證報批;第三針對安徽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重點監督企業對廠區內1#、2#磷石膏淋溶水收集池防滲措施進行整改完善,確保其淋溶水得到有效收集處理,避免二次污染,同時,指導企業加快二期120萬噸/年硝基復合肥項目的環評報批工作。在加強管理和服務的同時,市環保局向上積極爭取資金,加大對市本級企業的扶持力度,今年以來,已為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寧國水泥廠各爭取省級減排獎補資金100萬元。 八是建立完善重點企業聯系幫扶制度,做到管理與服務相結合。 7月6日,市環保局印發了《市環保局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幫扶重點環保企業制度》,對中鼎、海螺等12個企業進行重點幫扶,實行“一企一人”、“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幫扶政策,定期聯系企業開展調研,并與企業負責人建立“熱線”聯系,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環保困難和問題,建立問題清單,對納入重點幫扶的企業和項目實行動態管理,適時調整。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