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經濟賬須計算污染帶來的健康代價 |
(時間:2015-9-10 9:47:56) |
從去年11月的“APEC藍”到不久前的“閱兵藍”,為重大活動所開啟的藍天護衛行動是否給我國不斷下行的經濟造成新壓力?特別是隨著新環保法以及大氣、水以及土壤污染整治計劃的制定和實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到底該如何評價?對此,環保部及有關專家通過大量調研,給出了他們的判斷和認識。 今天,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及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等專家向媒體通報其調研結果。專家們認為,環境保護在短期和小范圍內可能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但是,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所造成的損害以及環境污染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樣不可小覷。 專家們提出,由PM2.5污染可導致敏感人群過早死亡損失和罹患各種疾病問題必須引起面對。 對經濟負面影響屬短期和小范圍 通過大量調研,專家們發現,影響經濟下行的因素有多種,環境確實是一個原因,“近年來,全國部分地區的大氣、水、土壤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中國將加大環境污染和生態治理力度。”在專家們看來,治理環境污染肯定會對經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但是,從影響經濟下行的原因看,不論中長期還是短期,資源環境只是因素之一,并不構成主要因素。在專家們看來,當前影響經濟下行主要還是在于受到國內外經濟環境偏冷趨緊、企業檢修、工業品價格下降等市場因素影響。 對于影響的主要表現,專家們表示,淘汰落后產能帶來GDP減少。據宏觀測算研究,“十一五”期間,我國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累計減少了GDP1869億元,占同期GDP比例為0.12%,影響較小。剛實施不久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淘汰落后產能共造成GDP減少約1148億元,占同期GDP比例為0.03%,其中煉鋼行業減少812億元,總體影響較小。 “盡管宏觀測算的結果反映出部分環境保護措施對我國經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從整體來看只是在短期內對火電、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兩高一資”行業產生了遏制作用,而對現代服務業、環保產業、設備制造業等新型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明顯優化了產業結構。”對于這樣的結論,專家們也給出了調研實例。 據專家們介紹,近兩年來,河北省唐山市持續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2014年APEC會議期間,唐山市對全市242家企業實施停、限產措施,估計損失近100億元。其損失在唐山市的經濟總量中占比非常小。 在調研的這些重污染城市后,專家們認為,環境保護在短期和小范圍內可能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PM2.5污染可導致敏感人群過早死亡 通過調研,專家們表示,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具有較好的貢獻和優化作用,加強環境保護可以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環境保護,催生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更重要的還有,加強環境保護,可以減少污染造成的健康和經濟損失。 據專家介紹,近年來,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形勢嚴峻,由于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參加環保部調研的專家引用有關研究數據說,我國每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當年GDP的6%左右;同時由于城市室外PM2.5污染可導致敏感人群過早死亡損失和罹患各種疾病。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