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是城市未來首要考慮因素 |
(時間:2015-9-16 12:30:46) |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列茨曾經預言,21世紀對世界影響大的有兩件事,一是美國高科技產業,二是中國的城市化。目前中國已有超過7億人口常年生活在城鎮,未來10到20年,中國城鎮人口還將以每年約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這是一件有世界范圍影響的大事。 中國未來幾十年最大的發展潛力在城鎮化,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現代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使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但世間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隨著城市人口大量聚集,規劃不當,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中國許多城市正面臨日益突出的“城市病”困擾,特別是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形成嚴峻挑戰。許多城市政府開始了重建城市與自然平衡的探索和實踐。其中建設生態城市最有特色,也有實踐意義。 城市的靈魂是定位 生態城市是在生態學原理和可持續發展理論支撐下,在城市所處區域自然環境綜合約束下的城市發展模式,是一個開放的、復合的人工生態系統。它應具備和諧、高效、可持續和協調四個特點,城市內部結構和功能的協調,與周邊農村發展的協調,人口規模和土地面積適應,系統新陳代謝的各項功能協調等。 在市場經濟和人們改善自身條件愿望的強烈沖擊下,許多問題城市政府難以把控,但從環境保護和生態城市建設的角度看,城市定位是必須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城市定位就像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發展的方向和成敗。一個城市的定位要優先考慮四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自然條件,包括城市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及自然資源狀況;其次是城市所處的區域位置,比如是省會城市還是一個區域的中心城市,或是位于重要的交通樞紐地等;再者是城市的歷史及文化傳承,這一點從現代城市發展看顯得越來越重要;最后就是城市的產業結構和基礎,這是城市發展的經濟條件。城市功能定位要抓住特色,發揮自身優勢,切忌大而空、華而不實。 規劃決定一個城市未來 城市規劃決定城市未來的發展和布局,是城市發展的藍圖和城市建設管理的依據,是城市各項工作的龍頭。 但是當前城市規劃中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規劃的科學性問題,即如何用可持續發展觀來指導規劃,體現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以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等重要指導思想,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要有預見性;其次是規劃的權威性、穩定性問題,規劃要依法定的程序編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領導一套規劃;最后是規劃執行力問題,要排除長官意志和各方面因素干擾,強化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使規劃得到有效實施。 對于新建的城市或一個老城的新區,可用先進的生態城市理念來指導規劃的編制。但需要特別注意,有無高新技術的產業支撐,不能僅重視房地產的開發;也要注意城鄉統籌,規劃要考慮周邊農村、農業的發展和必要的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以避免造成新的巨大的城鄉差異。同時還要有適宜的清潔技術作依托,要有政策和金融的支持,使規劃提出的目標得以實現。 另一種是老城市改造,創建生態城,這就存在城市發展轉型問題,難度非常大。要先簡后繁,先易后難,分步實施。要防治“以大為美”,到處建大馬路、大廣場、大草坪、大會展中心、超高層建筑等等,美其名曰“現代化”“大手筆”和“超前預見性”,而適合居住的環境被一步步吞噬,我們非但找不到“大”帶來的榮耀和自豪感,反而在茫茫的車海和人海中不知所歸。 城市建設與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不成正比。城市要以人的尺度來規劃設計。規劃城市規模時,要特別注意與所在地域的自然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相協調。超大城市或過密集的城市群,既難于解決環境問題,也會影響城市發 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環境已成為制約城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短板,應給予特別的關注。這也是生態城市規劃的真諦所在。 環境基礎設施滯后影響生態城市 設施狀況是城市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是城市保護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物質條件。城市基礎設施除了傳統的交通、能源、飲水、通訊等的供給外,還包括環境保護、生態服務、減災防災、信息網絡等新的領域。當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與環境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是影響生態城市建設的關鍵因素。 該如何避免這個問題呢?建設生態城市還需要做好做好城市自然生態的保護,包括水、土壤、大氣、生物多樣性等各種自然要素的保護、自然景觀的保護和城市自然生態系統的構建。要像保護文化遺產一樣保護好這些自然遺產,充分發揮其生態服務功能。 同時還要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垃圾、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建設,廢舊電器、廢舊汽車的回收和處置、醫療垃圾等各類危險廢物的安全處置應給予足夠重視。 此外,還要構建城市清潔能源系統,大力發展綠色高效的公共交通和構建城市和諧水系。古今中外的城市大都是依水而建,因水而興,水系是城市重要的功能載體、生態之魂。要盡可能恢復自然水系,并與人工水體、雨水、處理后污水再利用相結合。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