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甘肅蘭州探索破解污染重災期 冬季市民不再“躲污染” |
(時間:2015-10-23 8:37:55) |
蘭州探索破解污染重災期,冬季市民不再“躲污染”。 蘭州,兩山夾一河、冬季無風、產業結構以重化工為主的城市環境是其“先天不足”,前幾年,不少市民一到冬季就到異地“躲污染”,在污染最為嚴重的冬季采暖期,蘭州就面臨“沒有天幫忙、污染治不了”的局面。 蘭州大學畢業的王川回憶,1985年初到蘭州,“每日脫下粘滿灰塵的襪子后,腳背上還有一層灰塵。”大學期間,上山植樹是必修課。 多年治理,空氣質量總是反復,為找“病根”,當地官方與中國環境科學院合作開展蘭州污染成因及防治對策研究和大氣污染治理“院士行”活動,聘請專家為污染治理把脈會診。 2013年以來,蘭州市先后修訂和制定《蘭州市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蘭州市煤炭監督管理辦法》、《蘭州市揚塵管理辦法》等6部地方性大氣污染防治環保法律法規。 蘭州市環保局官員呂昭文21日接受采訪時說,蘭州探索實施沙塵天氣預警響應措施,2015年至今,蘭州市已遭受26次沙塵天氣,但通過灑水、覆蓋等應對,降低了沙塵強度,縮短了沙塵時間,超標天數減少8天。 呂昭文介紹,冬季采暖期,高排放工業企業實行停產減排,對環境污染嚴重的落后產能企業進行關閉淘汰。 2014年,蘭州市對7家企業的20條(臺、套)落后生產線進行關閉淘汰,冬防開始后,對194家磚瓦、鑄造等企業實行長達5個月的停產減排措施,兩年來共投入近10億元(人民幣,下同),對全市主要高排放行業的210家企業全部實施深度治理,城區三大電廠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60%以上。 兩年時間,蘭州市對主城區716家1286臺燃煤鍋爐實施熱電聯產并網和“煤改氣”,原煤散燒供熱鍋爐現已退出主城區供熱歷史,減少生活用煤260萬噸。 2013年和2014年,蘭州市環境空氣質量由全國末位上升至中游,成為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指數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蘭州模式”的治污經驗讓全國220個城市先后來蘭州調研治污工作,學習經驗做法,推動區域空氣質量不斷改善。 如今,好的空氣質量使市民增加了歸屬感、認同感和幸福感,現在朋友圈里不乏夏邀親朋來避暑,冬游蘭州看藍天的信息。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