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部:2020年實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環境質量 |
(時間:2015-10-27 9:58:13) |
環境保護部日前明確提出,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確保到2020年實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環境質量目標。 在日前召開的“2015年全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研討會”上,環保部副部長潘岳表示,各級環保部門要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圍繞重點問題加強環境政策法制建設,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之路。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此前要求,“十三五”期間,環保部門應當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不斷提高環境管理的系統化、科學化、法制化、市場化、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到2020年實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環境質量目標。 “各級環保部門要爭取在綠色GDP、政策環評、‘一路一帶’戰略綠色化等關鍵環節取得重大突破,在環境信用、責任保險、綠色稅收、綠色價格、綠色貿易等領域有更大作為,強化環境法制與重大經濟體制改革的有效銜接。”潘岳說。 潘岳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重大改革方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建設、領導干部生態環境領域履職用權、綠色GDP研究和試點等穩步推進;環境法制方面,新環保法正式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通過修訂;環境經濟政策方面,環境保護優化宏觀決策的機制初步建立,政策環評寫入新環保法,綠色保險、綠色信貸、綠色稅收、綠色貿易等環境經濟政策不斷完善。 “但目前取得的進展還遠不能應對新常態下更為復雜的環境形勢。”潘岳說,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近期環境政策法制亟須研究解決9個重點問題: 經濟下行壓力對環境保護造成哪些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對環境保護造成的影響到底范圍多廣、程度多深,對于環保部門平衡經濟與環保的關系尤為重要,是環境政策法制工作的大問題,必須深入研究、準確把握。 如何更有效更穩妥地強化地方政府環保責任?我國許多環境問題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決策和干預,越位、失位、錯位的問題在環保領域尤為突出。生態損害責任追究辦法、環境督查、審計、資源負債表等強化地方政府環保責任的措施在推行過程中難免遇到阻力,如何保障這些措施達到預期的目的仍需探討。 如何保障新環保法、大氣法等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環境“執法難”問題一直受到社會高度關注,新環保法在不遺余力地推進實施,新大氣法已修訂通過,實施后可能也會遇到不少新問題、新困難。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很重要,各級環保部門更要充分用好用足已有的規定,同時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進一步探索和創新。 如何加快構建環境司法體制機制框架?健全的環境司法機制可以讓污染企業承擔足夠的環境成本,變得“不敢違法、不能違法”,但新環保法實施以來,環境司法實際所發揮的作用與公眾期待存在很大差距,原因是什么,障礙在哪里,如何去破解,都值得深入調查研究。 如何建立健全環境損害成本合理負擔機制?這是制約環境經濟政策發揮作用的根本問題。當前犧牲環境、低價競爭以換取“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還大量存在,損壞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政府公信力和環保部門的威信。要按照中央“構建更多運用經濟杠桿進行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市場體系”的要求,推動更多的政策工具出臺。 如何加快推進環評創新與改革?環評改革要真正成為近期環保工作的開局之劍與組合拳,環境政策法規要為環評改革提供政策法治保障。現在,規劃環評的實施還面臨許多困難,太多的規劃未依法環評,太多的違規審批未被問責,“未評先批”現象相當普遍;項目環評方面大量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一”、“未驗投產”問題;以及環評與排污許可如何結合,環評與監測、總量控制制度如何銜接等問題,都需要環保部門深入研究思考、拿出實招。 如何推進監管執法與監測體制改革?有三個關鍵性問題需要討論:環保部門如何準確定位、實現統一監管;如何明確和細化有關部門責任,真正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新格局;如何構建運轉高效、執法到位的保障機制。 如何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中央已正式審議通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目前,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的管理制度還不完善,評估技術體系還未建立,相關程序規則還沒到位,環境司法鑒定制度也未形成,需要各級環保部門積極試點,加快探索,尋求突破。 如何有效推進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環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的基礎制度已基本建立,但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覺醒,政府部門應對能力仍然不夠,公眾參與信息不足、渠道不暢、效果不佳。要更好發揮社會組織和公眾的參與監督職責,環保部門要積極探索建立與環保社團、網絡媒體、社會、公眾之間的有效協同、良性互動關系。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