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武漢市江夏區提升工業增長質量 嚴守環境保護底線 |
(時間:2015-11-23 9:21:05) |
“2號議案”交辦后,江夏區立即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實施方案,確立辦理目標標準,明確責任主體和人員,確定細化2015年園區環保基礎設施項目計劃,堅持每月召開一次領導小組會議,順暢“月調度、季小結、年考核”等督辦工作機制運行,為完成市分解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前期,江夏區先后投入9.6億元,為工業園區建成紙坊西港綜合治理工程、紙坊港出口明改暗工程和騰訊武漢研發中心項目污水管網改道工程,新建排水箱涵580m,設置鋼制閘門4座,箱涵頂部景觀化改造6650,港渠清淤4103m3,混凝土污水檢查井7座等;特別是“清水入江”和上海通用汽車武漢項目配套基礎設施——金口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將新建總規模達151.9萬噸/日的污水提升泵站8個,污水轉輸管道55.9km、尾水管道8.8km,這些基礎設施工程的建成使用一方面將很好地滿足工業園區的生產生活需求,同時也為江夏可持續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生態環境提供了必要保證。 江夏區充分認識到工業園區環保基礎設施說到底就是民生工程,始終堅持一手穩住工業經濟發展,一手強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治理。2015年,為彌補資金缺口,江夏采取PPP模式引進民間資本參與建設管理,又投資1.37億元,為工業園區新建環保基礎設施項目4個。其中,投入巨資修復整治謝家山、搖櫓山破損山體,實施并完成了山體開挖、草皮種植等工程,為兩山治愈了“受傷殘缺”的軀體;投資8855萬元新建海口泵站和水閘,工程完成后將極大提高泵站引水、防洪和攔污功能;投資4385萬元用于神山湖南路、金港中路等排水管網建設,鋪設雨污排水管道32.6公里;另外為黃家湖大道配套鋪設雨污排水管道3.6公里。 曾經以“三山三水三分田”農耕文明閃耀荊楚大地的江夏正在破繭化蝶成為一個設施齊全、功能配套、發展快速、富強美麗的武漢南部新城。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