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寧波市環保聯合執法亮出利劍 |
(時間:2015-11-24 9:36:03) |
因無視環保調查繼續違法生產,并直接排放廢氣,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本月初,慈溪市環保局會同新浦鎮政府有關部門、勝浦供電服務站等部門對新浦兩家拒不配合的噴漆廠啟動環境保護聯合執法工作程序,對其采取停止供電措施。這是慈溪首次開展環境保護聯合執法行動。 記者昨天從市環保局召開的環境執法情況通報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市環保部門共立案查處違法企業1058家次,下達行政處罰近5400萬元;查封扣押37起,對13家企業實施按日計罰,計罰總金額327.2萬元;移送公安部門行政拘留案件15件,拘留15人。另外,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55件,公安部門采取強制措施99人。 今年是“史上最嚴”新環保法實施的第一年。寧波積極探索執法監管新機制,在市環保局和11個縣(市)區環保部門均設有公安駐環保工作聯絡室,個別地方還成立聯合行政執法中心,或設立人民法院駐環保局司法聯絡室,或設立縣檢察院駐縣環保局聯絡室等,通過多部門聯動,提前介入、無縫對接,提高環境違法案件的強制執行率,堅持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 “按日計罰”是新法賦予的最嚴強制手段之一。今年9月,因外排廢氣氮氧化物濃度超過國家規定排放標準,環保部門先后兩次向寧波康力玻璃有限公司送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在復檢中,環保部門發現該企業排放仍未達標,依據相關法規,對其實施“按日計罰”,處以“2萬×22天”共44萬元的罰款。 “處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環境監察中服務同樣重要。”市環境監察支隊負責人說,今年以來,寧波因環境違法實施“按日計罰”的企業數量和罰款金額在全省都是排在前列的。在實際環境監察過程中,查到企業違規排放,一般先要求整改,復檢中,監察人員也會帶上環境專家前往指導企業整改。此外,環境監察部門內部也進行了權力約束,諸如發現涉嫌環境違法行為2小時內要報告至指定網站,5個工作日內要進入市紀委系統的電子處罰平臺等。 今年以來,除了常規的環境執法,環境監察部門專門對違法違規建設項目進行全面清理。統計顯示,共清理1.47萬個項目,其中“未批先建”4409個,“未驗收先投產”6063個。 接下來,我市將謀劃構建環境監管執法“大網絡”,實現市、縣、鄉(鎮)、村四級環境監管網絡。目前,余姚、鄞州、象山已率先探索設立鄉鎮環保所(站)并取得了成效。預計明年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將在全市實施。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