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WWF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簽署五年合作備忘錄 |
(時間:2015-11-26 9:31:20) |
11月17日上午,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與WWF五年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WWF中國總干事盧思騁、WWF英國全球保護總監格林·戴維斯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林初學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 儀式前,雙方共同回顧了上一個五年在生態環保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的成果,希望在下一個五年中,繼續依托可持續水電、環境流、河流健康管理等先進理念,盡最大努力降低對生態和環境的負面影響。 中國河流眾多,是世界上水能資源總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協調水能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水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務之急。因此,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的建設管理機構,也作為國際水壩建設和承建的大型集團,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下稱三峽集團)對于促進中國乃至國際水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維護長江流域以及各國河流生態系統健康而言,責任重大。過去五年,雙方在“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和世界自然基金會五年(2010~2015年)合作備忘錄”指導下,共同努力,在河流健康管理能力建設、理論研究與示范以及公眾傳播等領域,均取得了一些成績。其中,《水電可持續評價規范》的引進、推廣,以及三峽集團連續五年基于“四大家魚”自然繁殖的環境流需求開展的三峽水庫生態調度試驗,未來將對保護長江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未來五年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同意未來五年的目標是依托可持續水電、環境流、河流健康管理等先進理念,通過交流合作、信息共享、能力建設等提高技術與管理水平,減少水電開發的環境影響和生態風險,確保河流系統的健康穩定及其生態功能的全面發揮,實現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達到人水和諧。雙方以信息共享、交流研討、項目合作為主要的合作方式,就共同感興趣的領域和關心的問題組織信息交流、會議研討、專題研究、考察調研、政策分析和培訓宣傳等相關活動,充分發揮雙方的技術與管理優勢,共同推動相關平臺建設。WWF中國總干事盧思騁說:“我們非常希望跟三峽集團一起,在綠色一帶一路的大方向下,承擔起綠色可持續發展理所應當的責任,這也是我們作為立足于中國的綠色環保組織,希望能夠和各位共同迎接的新的時代新的挑戰! 三峽集團副總經理林初學也認為:“三峽集團定位于清潔能源,主要的業務方向還是大型水電。而水電一方面有清潔的效益,一方面對環境也有影響。我們愿意與WWF合作,探討如何通過工程與管理的方法,降低水電對河流的影響,減少大型傷害,為民生的可持續做出應有的貢獻!比龒{集團與WWF的正式合作值此進入第二個五年,未來將有助于引入國外水資源管理的先進理論和方法,促進中國水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水的“良治”。 背景資料: 2007年,WWF長江環境流項目啟動。WWF呼吁,所有新建或現有水壩,都需要在設計和運營過程中考慮環境流需求。所謂環境流,是指“滿足河流-湖泊-河口/海洋等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需求,符合一定水質、水量和時空分布要求的,具有周期性波動的河流水流機制。”具體而言,環境流將模擬自然狀態下水和底質的變化規律。 2008年10月28至29日,WWF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以及相關單位聯合舉辦了“三峽工程與長江水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國際研討會”,共有130多位來自18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期間,WWF與三峽集團就長江的水電可持續開發、流域綜合管理與水資源保護進行了廣泛交流,雙方由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2010年3月28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與WWF五年合作備忘錄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五年內,雙方在可持續水電、長江環境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水利調度如何更好地滿足長江流域的生態需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15年5月,《WWF水壩立場》正式發布,WWF倡議,在高保護價值區域禁止建壩,并確保該區域免受水壩影響。在非高保護價值區域做出建壩決策之前,需要充分考慮替代方案。并遵循可持續水電原則,運用相關工具,通過包容和透明的過程,為現有水壩的管理和新壩的建設提供最合理的選擇和決策。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