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省首批環保重點實驗室名單公布 |
(時間:2015-12-22 9:15:51) |
筆者21日從省環保廳獲悉,該廳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又出新舉措,在全省聯合具有核心技術、團隊的企業、機構等建立環保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并最新公布了包括華南理工大學在內的首批11個重點實驗室,9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名單。 上榜實驗室與研發中心有何特征? 筆者看到,第一批廣東省環保重點實驗室主要依托科研機構、高校、以及環保部門屬下的監測機構組成。如省環境監測中心組建的廣東省環保大氣二次污染研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環保土壤環境監測與重金屬溯源重點實驗室;華南理工大學組建的廣東省環保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重點實驗室;華南師范大學組建的廣東省環保環境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等。而第一批廣東省環境保護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則主要依托企業,或者企業與高校合作組建。 據省環保廳科技處負責人介紹,此次申請的單位一共有30多家,經過材料審查、現場檢查、答辯論證、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只有20家通過了審核,包含了11個重點實驗室,9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此次評選出的單位,都在各自的領域有突出的表現,科研范圍主要涉及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重金屬污染防治及環境監測等領域,與廣東當前環境治理重點緊密相連。對于名單上的單位,省環保廳將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環保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并鼓勵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在本領域開展相關科技專題研究項目,對承擔的重大環境科研項目積極爭取資金支持。 如何破解研發和應用“兩張皮”? 省環保廳黨組書記陳光榮說,廣東的環境污染問題呈現出高度的復合型、壓縮型、區域性的污染特征。經過多年發展,我省環保科研技術能力不斷攀升,然而研發和應用“兩張皮”的現象長期存在,不少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 “這次公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可以解決環保科研‘有后臺,沒前臺’的癥結。”省環保廳科技處介紹,后臺指后方的實驗室,主要負責前沿技術的研發;前臺則將后臺的技術產業化,并面向市場進行推廣轉化。后臺與前臺的緊密結合,環保科研成果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據悉,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要制定研發的目標任務,實行年度報告制度,每年12月底向省環保廳提交年度工作報告及研究領域技術政策建議報告。同時,要根據我省環保熱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集中研討與學術交流活動。“未按照計劃任務書取得預期成效的,以及未按要求報送年度報告的,或連續兩次不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的,將撤銷其稱號”。 下一步,省環保廳還將組織這些重點實驗室等建立產學研聯盟,建立聯合研發、集體攻關等協作機制,形成產學研規模放大和加速度效應。對這些單位取得的優秀科研成果,優先支持其科技成果鑒定、轉化與示范推廣,并納入我省環保科技成果庫。對科研骨干人員,優先納入我省環保科研人才庫。 亮點項目 質譜儀可逐小時分析PM2.5來源 PM2.5一直是社會對大氣污染防治關注的熱點。在首批廣東省環保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中,廣州禾信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暨南大學聯合組建的廣東省環保大氣污染在線源解析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可在線分析PM2.5的來源成分。 該公司研發的“實時在線單顆粒氣溶膠質譜儀器產品”是我國唯一整體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端、大型商品化質譜儀器,也是國際上唯一能實現大氣PM2.5實時在線源解析的關鍵工具,可逐小時分析PM2.5中包括汽車尾氣、燃煤等七種來源占比。“有了這個質譜儀,發生大氣污染應急時,我們就能將大氣污染樣本與預存的波譜進行對照分析,快速得出污染物比例、結構等,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應急、治理。”環保專家介紹說。 離子處理技術可降低礦山重金屬風險 廣東省環保礦冶企業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由韶關市雅魯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組建。該企業經過多年的研究與開發,已形成獨創的重金屬鉈離子處理工藝技術,并在多地的礦冶企業成功應用,效果極好。“處理后廢水中鉈含量遠遠低于我省標準,應用于北江、西江流域的韶關、清遠等鉈地區,將大大降低再次發生鉈污染事故的可能性”。 此外,廣東省環保重金屬廢物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則依托深圳市危險廢物處理站有限公司建設。經過科研探索,該企業成功地將含銅、鎳、銨、貴金屬(金、銀、釕、銠、鈀、鋨、銥、鉑等8種金屬元素)等的廢物經過綜合利用生產出化工原料等資源,進一步拓寬了固體廢物利用的渠道,也減少了危險廢物對環境的嚴重危害。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