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国内老熟妇对白XXXXHD-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關鍵字:
政策法規|廢氣治理|噪聲控制|環境監測|固廢治理|清洗與清理|環保前沿|環保技術|土壤修復|綠色建筑
化工|水處理|環保設備|國際視野|企業動態|技術專題|人物訪談|推薦案例|
>>首頁 >> 商業資訊 >> 環保前沿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值得深入探索
(時間:2016-1-7 9:17:24)
  為改善空氣質量,湖北與山東日前分別打出一記重拳。《湖北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規定,建立考核獎懲和生態補償機制,每立方米超標1微克按照30萬元的系數進行補償;《關于修改山東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的通知》則提出,把生態補償資金系數從20萬元提高為40萬元。
  2011年起,由財政部和環保部牽頭組織、每年安排補償資金5億元的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在新安江啟動實施。各方約定,只要安徽出境水質達標,下游的浙江省每年補償安徽1億元。據報道,這一機制在改善新安江江水水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空氣治理方面運用生態補償機制,山東與湖北兩省走在了前面。這種生態補償機制是根據“誰保護、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來實施的。從理論上來說,對于治理霧霾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基層政府如果下決心治理,就能獲得省級政府給予的生態補償金;效果越好,得到的補償金越多。反之,如果治理決心不大,效果不好,不僅拿不到省級政府的生態補償金,反而還要繳納補償金。也就是說,這種機制有效地把獎勵與懲罰結合起來了。
  但這種機制能否發揮出應有威力,關鍵還在于三點。
  第一,取決于補償標準是否合理。如果補償標準低了,地方感覺不到痛;標準太高,地方又承受不了。
  第二,取決于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是否準確。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是否真實、準確,直接關系到這一機制的實施效果,如果數據被“注水”,這一補償機制必然走樣。從相關報道來看,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并非個別現象。那么,不排除某些地方為了拿到生態補償金,或者不愿繳納補償金而在監測數據上造假。對此,應通過設環境監測數據作假黑名單等辦法,嚴防造假行為。
  第三,取決于生態補償金最終誰來埋單。按理說是“誰污染、誰付費”,但是,省級政府向地方發放的生態補償金應該來自省級財政、來自于納稅人,因為省級政府支出的這筆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地方治理效果不好,繳納的生態補償金又從哪里來呢?按說是污染企業來付費,但實際情況仍需要調查摸底,不排除部分資金來自地方財政,也是由納稅人埋單。如果補來補去的錢多來自于納稅人,等于納稅人當了“冤大頭”,治理效果也未必會好。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熱點文章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56350733 媒體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為@)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京ICP備0900751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5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