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沈陽市大東區2015年度生態環保工作完成情況 |
(時間:2016-1-18 9:44:42) |
2015年度沈陽市生態環保工作績效考核完成情況報告(二) 閱讀 提示 2015年,按照《沈陽市2015年度政府績效考評實施細則》(A類單位)中生態環保的工作要求,沈陽市各地區積極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藍天行動工作,加大水、氣環境整治工作力度。現將全市各地區2015年度環保工作完成情況向社會公示,歡迎社會各界予以監督。凡有不同意見可在見報一周內撥打監督舉報電話。 監督舉報電話:024—24851769(撥打電話時間: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11時30分,下午1時至5時) 鐵西區2015年度生態環保工作完成情況 按照市政府年初確定的2015年績效考評工作的任務要求,鐵西區政府繼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入開展綠色創建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地開展節能減排工作,“藍天行動”扎實推進。 一、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指標完成情況 1、認真落實生態環保績效考評機制。2015年,鐵西區政府將生態環境建設主要指標做了進一步的細化分解,明確各部門職責,將指標完成情況全盤納入區績效考評體系,定期開展專項調度,確保指標落實。例如,在2015年大氣污染環境整治工作中,鐵西區績效考核辦專門在原有績效考核體系中專門增設了“藍天行動”的考核內容,明確考核細則,將環保指標執行和落實情況,作為衡量部門主要領導工作業績的重要依據,以確保完成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 2、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鐵西區在生態文明建設中,非常關注生態保護意識的引導及環保知識的普及。在環保宣教與培訓方面,區環保部門結合生態環境建設的相關工作,以講座和培訓為主要方式,開展全區性的環保知識普及宣傳教育,并與區檔案局聯合,以展板的形式,開展家庭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知識宣傳。區教育部門結合學生文化課及課外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環境意識教育,并專門開設了環保課程,在課時上予以了充分保障。此外,鐵西區還有一支多年活躍在環保宣傳一線的老年環保志愿團體,他們定期組織環保知識學習,積極地宣揚家庭節能減排,體現了老同志對環保事業的熱愛和對社會的一份責任。 3、全面執行環境信息公開制度。通過社會各界的監督作用,有效提升了環保工作質量。一年來,鐵西區借助平面媒體與互聯網站,發布或轉發各類生態環保方面的政策、信息約200余條,使百姓能夠通過有效媒介了解當前的生態環保工作。 二、生態環保任務指標落實情況 按照市環保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的相關部署,鐵西區相關部門圍繞轄區內主要公園、綠地開展了專項調查,并按要求提報生態保護區域材料。目前,鐵西區勞動公園、仙女湖公園、衛工明渠鐵西段、鐵西森林公園等四塊綠地及水系被納入沈陽市生態保護紅線。在生態紅線保護管理方面,鐵西區對紅線保護區以內及周邊新建項目嚴格把關。原則上紅線保護區內對新建項目不予審批;對紅線保護區周邊新建項目采取審慎的態度,從嚴要求。 三、碧水工程任務指標落實情況 鐵西區現有城市飲用水水源一處,按照市環保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此水源地開展專項檢查工作。經檢查,此水源地周邊水源保護區一、二級保護區范圍內無環境問題。 四、藍天工程任務指標落實情況 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削減率超額完成任務。“十二五”期間,全區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生態建設和減排工程,全區化學需氧量減排487.59噸,削減率23.10%,任務指標為10%;氨氮減排14.11噸,削減率4.36%,任務指標為3%;二氧化硫減排3658.81噸,削減率24.91%,任務指標為22%;氮氧化物減排2131.59噸,削減率24.75%,任務指標為17%,各項指標全面超額完成“十二五”期間污染減排工作任務。 2015年大力實施“藍天”工程,共有52臺次大型鍋爐完成脫硫、脫銷、除塵達標改造,2臺燃煤鍋爐完成清潔能源改造,實行拆除聯網和取締燃煤鍋爐30臺,新安裝在線監控設施5套,全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提高2.7%。 全面實施燃煤鍋爐拆除并網工作,按照鐵西區政府的統一部署,2015年全年拆除聯網燃煤鍋爐18臺。開展老舊小區暖房改造及廢棄煙囪拆除工作,對沈遼中路33-1號等14個小區,涉及50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住房實施了暖房改造;對全區廢棄煙囪現狀進行調查,將10處廢棄煙囪列入2015年拆除計劃,上報市房產局。 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整治施工工地揚塵污染。全面落實《沈陽市建筑揚塵防治管理辦法》,各相關職能單位高度重視揚塵污染整治工作,根據各類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對整治任務進行統一部署,層層分解,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工作中實施現場區域監管,將施工項目監管責任落實到人,包干負責。采取日常巡查與專項整治結合,行業監管與企業自查結合,多部門聯動,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加強城區道路揚塵污染防治,加快覆蓋裸露地面。環衛部門隨時根據天氣情況增加機械化車輛作業的頻次,平均每天出動機械化車輛100余臺次,實行20小時巡回保潔工作模式,并視情況將機械化清掃擴展至街巷路。利用播撒野花組合、栽植宿根花卉、鋪草坪和草坪磚等辦法徹底覆蓋裸露地面,美化環境,改善城市生態。同時制定了《鐵西區環境衛生管理考核方案》,嚴格規范環衛人員掃保行為,堅決杜絕揚塵式清掃,同時禁止焚燒樹葉、垃圾等清掃廢物,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加強了對全區易揚塵物料堆放執法力度,對全區內易揚塵露天堆放物料存放地建立了監管臺賬。全年檢查200余次,糾正未及時覆蓋40余次,保證了覆蓋率達到了100%。 嚴格認真制定工作計劃,加強執法力度,加班加點,確保每天24小時都有執法人員開展露天燒烤整治工作,全年清理露天燒烤1475處,罰沒露天燒烤爐具1000余個。對焚燒落葉、垃圾、橡膠、皮革、瀝青等污染環境的加強監管,清理、制止燒紙行為300余處,罰沒燒紙1200余捆、紙錢400袋,有效遏制了污染大氣環境的現象。 加強油氣回收設施監管,確保油品質量。對區內的汽柴油經銷企業進行了全面檢查摸底,開展油品質量專項整治工作,對加油站銷售的汽、柴油進行了抽樣檢測,規范轄區內汽、柴油企業經營行為及商品質量,提高油品經銷企業質量意識及藍天行動的責任意識。 開展鍋爐能效監管工作。鐵西區質監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78人次,檢查鍋爐房32處,鍋爐67臺,對未做能效測試或者能效測試不合格的,執法人員進行督促整改,對耗能嚴重的鍋爐督促其進行拆除或改造。目前,查封鍋爐1臺,燃煤改為電能的2臺。 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2015年度生態環保工作完成情況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部署要求,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主要污染物減排為主線,優化建設項目環境審批驗收,深化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加大環境監察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各項環保工作扎實推進,區域環境質量取得新改善。 一、關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情況 全面啟動和完成了一批重大規劃和一批重大環保工程,編制完成了《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環境總體規劃(2016-2030)》和《鐵西新城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規劃區域嚴格落實環境準入政策及政府負面清單,推動經濟發展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改革創新和結構調整轉變,促進區域環境持續改善。 堅持把生態環保任務指標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針對大氣環境污染問題,制定并實行《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藍天行動實施方案考核細則》,確保開發區環保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主動公開公示環境保護工作,并將工作完成情況以政府工作報告的形式向區人大、區政協進行報告。 建立健全企業環境信用機制,開發區參評企業68家,占全市參評企業的1/4,其中綠色企業14家,占全市綠色企業的61%。按照《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要求,積極開展中小學環境保護教育活動。全面完成2015年污染減排任務。完成3臺鍋爐的煤改清潔能源工程、7臺燃煤鍋爐脫硫脫硝工程。拆除工業企業燃煤鍋爐36臺。預計減排二氧化硫453噸、氮氧化物659噸,分別完成減排指標275%和375%。. 二、關于生態環保工作情況 按照省、市政府關于宜居鄉村建設的部署要求,編制了區宜居鄉村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積極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編制完成《鐵西區宜居鄉村建設實施方案》(2014-2017),內容包括“農村環境整治工程、設施完善提質工程、宜居達標與示范創建工程”三大類16項工程。全年投入5000余萬元,推進了24個行政村相關宜居工程建設。編制了《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加強畜禽養殖業環境治理,規范畜禽糞便等污染物防治。加強了大潘林臺沙地封育保護地監督管理。完善落實包括細河周邊在內的環境整治,加大城鄉環境管理力度,構建城鄉垃圾分類收集處置體系,實現了垃圾清運全覆蓋。 三、關于碧水工程落實情況 嚴格落實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積極開展細河污染綜合整治回頭看工作。在2014年整治成果的基礎上,開展細河沿岸1公里范圍內涉化工、重金屬企業環境專項執法行動。累計檢查企業30余家,出動人員100余人次,未發現細河沿岸重點監管企業環境違法情況復發現象。完成《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水系治理工程實施方案》,對細河全流域開展綜合治理。核準開發區飲用水水源5個、水源井57眼,即勝科一、二、三水廠水源,李官水源和翟家水源。新建1座25萬噸西部污水處理廠,每月對2家污水處理廠進行監督性監測,確保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運行。 四、關于藍天工程落實情況 全面啟動開發區藍天行動,召開全區藍天行動大會,下發工作意見和實施方案,與27個責任部門簽訂了責任狀。督促企業完成84臺燃煤鍋爐的拆除工作;利用市城建計劃資金,組織開發區熱電等4家企業對燃煤鍋爐進行除塵、脫硫系統升級改造,對3臺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改造;查處未采取密閉措施造成揚塵污染違規運輸車輛59余輛,露天焚燒違法案件50余起,責令整改未采取防塵措施點位60余處,取締露天燒烤100余處;查封耗能嚴重的燃煤鍋爐1臺;淘汰落后機電設備15臺;對銷售不合格產品的沈陽市于洪區東勝加油站罰款3.6萬元;對各類不文明施工行為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22份,停工整改通知書10份;開發大路等主要街路濕式化清掃率達到100%,一、二級街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40%以上,每日對主要街路進行4次灑水抑塵,一、二級以上街路每天達到3次;對主要街路綠地裸露地面進行草坪補植,共補植草坪15000平方米,種植各種花卉5000平方米。完成農村植樹造林1605畝,多渠道綜合利用秸稈11.53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77%,比2014年提高5個百分點。 嚴格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秸稈禁燒的部署要求,向全區下發了《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全區8個涉農街道(鎮)通過在轄區內主要地點粘貼市政府禁燒通報和村級廣播宣傳等各類手段,大力宣傳秸稈禁燒相關政策和內容,圓滿完成2015年冬秸稈禁燒工作任務。 加大對燃煤鍋爐執法檢查力度,嚴控燃煤污染源。全年處罰立案139起,數量同比2014年翻兩番,遠超前5年處罰數量總和。其中涉大氣違法行為處罰64起,處罰金額450.6萬元,相關案件均通過市環保局官方網站對外公開;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案件9起(包括環境污染犯罪5起,行政拘留4起,涉案人員14人)。 一、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啟動 大東區全面貫徹落實市、區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的部署,成立了大東區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指標納入區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增加生態環保工作績效考核分值,由2014年的10分提高到20分。通過強化考核,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區人大、政協定期聽取水環境保護和藍天行動工作進展,強化對環保工作的監督。 督促各街道辦事處成立街道和社區兩級環保管理體系,全區招聘義務環保監督員280名,開展義務監督員培訓,建立微信、QQ環保監督員工作群,第一時間解決居民身邊的環境信訪問題。開辟環保宣傳新陣地,在大東廣場等市民活動場所設置固定環保宣傳欄,向居民宣傳節能、環保等科普知識。利用“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環保主題日,宣傳生態環保知識。要求中小學開設環保課程,增加環境教育課時,通過以上的宣傳教育活動提升市民環保意識,增強市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深入 2015年5月《沈陽汽車城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通過省環保廳批復,2015年12月,汽車城工業園區通過ISO14000認證。 開展綠色化創建工作,針對14個街道辦事處下達立體綠色化指標,每個街道完成一條街路、三個社區立體綠化任務。并將綠化工作完成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截止到2015年10月底,總計完成35000米的立體綠化任務。啟動輝山水庫生態水環境建設,清除湖底淤泥8000立方米,清除湖岸垃圾1100噸,護坡、護堤3000米,植樹2000株,種植草坪3萬平方米。 加強危險廢物管理,建立危廢管理工作QQ群。針對民辦醫療機構規模小、數量大、產廢少等特點,創新管理模式,指定7家單位為醫療廢物收集協作體,統一收集民辦機構的醫療廢物,定點存放與其協作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再由協作體與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統一簽定處置合同,統一網上申報、統一處置。 2015年按照《沈陽市生態紅線保護劃定方案》的要求,將大東區林地水源涵養保護區、朱爾屯濕地水源涵養保護區、輝山濕地水源涵養保護區、北運河大東區生態保護區、大東公園生態保護區、沈海公園生態保護區、萬泉公園生態保護區劃為生態紅線區。大東區委、區政府出臺了嚴格的生態紅線管理制度。 三、碧水工程成效顯著 大東區按照“水十條”的環境保護工作要求,制定了年度重點工作任務。針對山梨河流域水質超標情況,組織市水利院專家研究論證,創新地表水治理模式,在現有河道上建設氧化塘,啟動了山梨河治理工程。先后建設了山梨河氧化塘一期、二期工程,并如期完工投入運行,確保了出境斷面水質達標。 開展水污染重點企業排查,共排查企業70余家,確定沈陽造幣有限公司等4家為“十大”重點企業;開展河流環境現狀調查。調查山梨河等4條河流基本情況及沿線212家排污企業的排污口和排污量;排查區內南、北運河26個市政排污口、溢流口及排污量;排查輝山明渠污水處理廠等3座污水廠的排污情況;排查遼沈工業集團等12家直排河流企業的排污情況。并制定“一河一檔”,“一廠一檔”,制定達標方案強化日常監管。 加強轄區內輝山明渠污水處理廠、朱爾屯污水處理廠、歐盟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監管,要求企業填報污水廠運行情況報表,每月開展一次監督性監測。立案查處了朱爾屯污水處理廠設施未正常使用的違法行為。 四、藍天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按照《2015年沈陽市大東區藍天行動任務分解表》的任務安排,按職責分工落實到區內44個職能部門,并簽訂了責任狀。大東區藍天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調度一次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實效。 制定《大東區供熱規劃》。完成全區11根廢棄煙囪拆除任務。加強燃煤鍋爐的管理,完成沈陽東源供熱有限公司等7家22臺燃煤鍋爐除塵升級改造,超出任務指標11臺;完成沈陽市第二熱力有限公司沈東熱源廠等6家21臺燃煤鍋爐脫硫升級改造,超出任務指標15臺;完成沈陽天江老龍口釀造有限公司等5家14臺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超出任務指標4臺;完成沈陽惠涌供暖有限公司上園鍋爐房等共計15座鍋爐房23臺燃煤鍋爐拆除并網。2015年預計共減排二氧化硫1944.86噸、氮氧化物147.87噸。 完成2396戶棚戶區改造。完成11個老舊小區共計120萬平方米暖房工程改造。開展工業燃煤鍋爐摸底調查,共調查105臺,淘汰低效高耗能燃煤鍋爐11臺。加強對汽柴油銷售企業的監管,嚴厲打擊在產品中摻雜、摻假和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違法行為,嚴控不達標油品在市場流通。 開展揚塵整治聯合執法檢查,對全區各建設項目、拆遷工地加強監督,要求施工單位做好密目網、水沖洗等施工防塵工作;對城鄉結合部、運河邊等易發生露天焚燒區域進行認真巡查;依據執法臺賬,對全區煤堆、沙堆、灰堆、渣堆等進行排查,依法整治違規點位15處;對東陵西路、東北大馬路、榆林大街、望花南街等城市出口路散流體運輸行為加大排查力度,依法規范廢料未覆蓋等違規運輸車輛58臺次;加強臨街飯店店外經營行為的整治,清理露天燒烤點位15處。 完善揚塵整治管理措施,將施工揚塵防治納入施工單位資質和工程招投標管理。對全區9個拆遷工地全部設立圍擋、場地內每天灑水降塵、出入口安裝地埋式輪胎自動清洗機等抑制建筑揚塵。開展文明祭祀執法行動,以紀念林、回龍崗等重點公墓周邊及榆林大街、沈閆路、考場街、望花北街、暢陽路、七朱公路等主要干道為整治重點,加大對販賣違規祭祀用品商販的查處力度,共清理販賣違規祭祀用品商販320人次,暫扣違規祭祀用品150份。 針對汽車城入園企業開展焊接煙塵專項整治,對產生焊接煙塵的28家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開展排查,督促企業開展焊接煙塵整治,實現達標排放。 制定掃保規范,規范掃保行為。禁止焚燒樹葉、垃圾等垃圾廢物,對大東公園、萬泉公園、沈海公園的落葉采取生物質歸肥處理;區景觀路和一、二級街路機械化濕式洗掃率達到100%。三、四級街路機械化濕式洗掃率達到50%以上,景觀路和一、二級街路在非冬季每天達到4次以上灑水作業,并對裸露地面進行覆蓋。 全區查處大氣環境違法行為50起,并已在市環保局官網進行公示。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