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禮泉海螺被指環評“造假” 海螺水泥未信披 |
(時間:2016-2-17 8:51:23) |
環保部的一則通報,讓水泥行業龍頭海螺水泥(600585,SH)旗下的禮泉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禮泉海螺)陷入環評“造假”的風波。 近日環保部通報稱,禮泉海螺兩條水泥生產線項目在申請試生產和竣工驗收的過程中,并未按陜西省環保廳批復內容完成防護距離內的居民搬遷,卻在禮泉縣政府出具了3份虛假報告后,順利驗收開工。 記者注梳理發現,禮泉海螺系行業龍頭海螺水泥全資子公司,為上市公司在西北地區規劃建設規模最大的水泥熟料生產基地。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目前禮泉海螺廠區處于停工狀態,廠區相關人員告知記者,“我們接到通知停工三個月,從2015年12月15日到2016年3月15日”。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禮泉海螺遭環保部通報以及項目停工一事,記者查詢海螺水泥公告發現,其并未對此做任何公告和披露。禮泉海螺被指環評“造假”否會對上市公司造成影響?記者亦致電上市公司了解情況,其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安全環保部正在了解情況,前述兩條生產線目前“仍正常開工”。 兩條生產線投產超4年 近日,國家環保部發布《關于對陜西省禮泉縣政府在禮泉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2×4500噸/天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環保驗收工作中出具虛假證明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直指禮泉海螺在尚未完成衛生防護距離居民搬遷的情況下,當地政府予以出具虛假證明,通過環評驗收順利開工。 上述《通報》內容顯示,早在2009年陜西省環保廳便對禮泉海螺2×4500噸/天熟料水泥生產線(18兆瓦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環境報告內容中,涉及的防護距離及人員搬遷安置作出明確批復。而后期項目申請試生產和竣工驗收時,卻在禮泉縣政府出具的三份虛假報告幫助下順利驗收開工。直至2015年12月陜西省環保廳驗收發現,仍舊有181戶居民尚未實現搬遷。 環保部的通報牽出了來頭不小的禮泉海螺,記者梳理發現,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注冊資本4.8億元,為海螺水泥全資子公司。在被通報前,公司上述兩條水泥生產線項目已投產超過4年。 據海螺水泥年報(2009年~2014年)披露,上述生產線于2009年開工建設,2011年完成投產,單2009年~2010年上市公司為該項目建設投入資金便達12.39億元。 環保部通報是否會影響禮泉海螺正常生產?記者來到項目所在地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進行實地走訪,發現廠區大門緊閉,并未有任何生產經營活動。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到通知將停工三個月”,至于停工原因,該人士則表示并不清楚。 或影響上市公司利潤 子公司被環保部通報,涉事廠區目前處在停工狀態,這些情形是否會對上市公司造成影響? 對此,記者致電海螺水泥處了解情況,其董秘辦相關人士表示,“并不清楚,公司安全環保部正在了解情況,后期如有需要將對外進行公告”。不過,當記者問及禮泉海螺兩條水泥生產線項目目前的情況時,該人士表示“仍正常開工”。 作為海螺水泥西北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禮泉海螺舉足輕重。據海螺水泥官網信息,禮泉海螺是其在西北地區規劃建設規模最大的水泥熟料生產基地,公司一期2條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投產后,一年便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實現利稅近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子公司被通報以及停工一事,海螺水泥卻并未對外發布任何公告。對此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楊兆全認為,該事件“屬于重大影響事件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公司后期面臨處罰,勢必對上市公司造成影響。“全資子公司對上市公司是有利潤貢獻的,如果面臨重大風險,不可避免會影響到公司股價。”楊兆全表示。 對于未公告的原因,記者亦致電海螺水泥進行了解,但其相關人士以“不清楚具體情況”為由,并未正面回應。 除此之外,記者從陜西省環保廳處獲悉,陜西省政府正在對國家環保部的通報進行處理。事件后續進展記者將持續跟進。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