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空氣質量過去兩年累計改善20%左右之后,山東大氣治理再加力,啟動二期行動計劃:至2017年底,“氣質”將較2013年改善35%左右。今天,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二期行動計劃(2016-2017年)》(簡稱《二期行動計劃》)進行了發布。

2013年,省政府發布實施了《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以及《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一期(2013-2015年)行動計劃》(簡稱《一期行動計劃》),為我省跨越八年的藍天夢想確定了清晰的路線圖,并推出了大氣治理時間表:到2015年,全省空氣質量改善20%以上;到2017年,改善35%左右;到2020年,改善50%左右。 據省環保廳副廳長周杰介紹,到2015年底,《一期行動計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2015年,全省PM2.5(細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分別為76微克/立方米、131微克/立方米、45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分別下降22.4%、18.1%、36.6%和14.6%;良好天數為186.9天,良好率為51.2%,比2013年增加36.5天,增加了24.3%;重污染天數為29.9天,比2013年減少31天,減少了50.9%。 同時,周杰坦言,目前,我省環境空氣質量距國家標準和群眾期盼仍然有很大差距,燃煤、工業、揚塵、機動車等污染治理程度不同地存在薄弱環節,各地工作進展不平衡,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發布實施《二期行動計劃》,就是要打造山東大氣污染防治升級版,持續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現全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目標。 大氣治理邁入《二期行動計劃》,17市將按照差別化原則確定改善幅度:《一期行動計劃》期間改善幅度大的市,《二期行動計劃》期間不能低于全省平均改善幅度;《一期行動計劃》期間改善幅度小的市,要加大改善幅度。總體上,各市PM2.5年均濃度改善幅度不能低于8%。同時,要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確保實現重污染天氣持續減少,良好天數逐年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