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湖北省11家職能單位攜手保護長江 |
(時間:2016-6-1 8:53:39) |
湖北11家職能單位攜手保護長江,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昨日,2016年湖北省環保世紀行新聞發布會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舉行。 今年環保世紀行活動重點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湖北省委“三維綱要”,聚焦湖北省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以“長江大保護,湖北在行動”為主題開展宣傳環保活動,引導全社會關注、關心、支持長江生態保護。 湖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長江水利委員會、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湖北省公安廳、湖北省環保廳等11家省部級、廳級單位將攜手保護長江。 長江生態保護刻不容緩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保護局副局長楊永德介紹,長江流域目前水質總體尚好,但水資源和水生態保護問題依然嚴峻。一是生態環境敏感區眾多,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造成局部區域(或水域)水環境質量降低、水生態系統受損、重要濕地萎縮等問題日益凸顯;二是伴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廢污水排放負荷加大,水污染威脅呈加重趨勢;三是隨著長江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庫的建設,長江與洞庭湖、鄱陽湖的“江湖關系”發生變化,特別是水庫群汛后蓄水加快了兩湖出流,使兩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長成為常態,對水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四是沿江工業園區布局密集,有毒危險化學品吞吐量大,潛在水污染風險源眾多,突發水污染事件的風險加大,應對重大突發水污染事件的能力較薄弱。 湖北省水利廳副巡視員鄭光雄介紹,近年來湖北省長江、漢江近岸污染帶逐年加長,湖泊污染較嚴重,少數水庫富營養化嚴重,部分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不到使用功能要求,長江干流各類取排水口交替設置,用水安全隱患不容忽視。長江的開發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缺乏統籌協調,沒有將“山水林田湖”作為生命共同體,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和水陸之間缺乏有機銜接,河流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加劇,長江水資源、水生態保護壓力持續加大。 重拳出擊治理長江干線非法碼頭 湖北省環保廳總工程師周水華介紹,湖北省環保廳將依據即將批復的《湖北省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分區分類實施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標準,探索制定基于不同區域的建設項目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提升環境保護優化產業布局和經濟發展的能力。開展“十小”行業整治,2016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姜友生表示,湖北省交通廳將在重拳出擊治理長江干線非法碼頭、推進“生態航道”建設、推進船舶低碳環保標準化建設等三方面推進長江生態保護。 其中,將推進“645”工程啟動實施,按照2016年內開工東北水道、2017年開工蘄春水道和新洲九江水道、力爭2020年前后實現6米水深通達武漢目標推進。湖北省交通廳作為雅口航運樞紐建設責任主體,將全力以赴超常規推進世行貸款7個環節的工作,確保今年10月主體工程開工,確保生態環保設施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全面建設長江、漢江生態航道帶動流域經濟綠色發展。 在丹江口庫區、梁子湖庫區實施綠色航運示范區試點,開發推廣采用液化天然氣清潔能源、污染物回收的新船型,拆解改造老舊船舶,為現有船舶加裝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確保庫區清水永續。 湖北“十三五”建1000公里地下管廊 湖北省住建廳副廳長金濤表示,為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湖北省住建廳擬定了四大工程,分別為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大力推進污水垃圾治理“兩個全覆蓋”;大力推進生態修復和城鎮修補;以及大力推進“5121”綠色宜居工程。 金濤介紹,在抓好武漢、十堰國家試點的基礎上,湖北省住建廳將全面推動其他城市根據自然稟賦和基礎條件,統籌加強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從根本上治理“馬路拉鏈”、城市內澇頑疾,力爭“十三五”期間,全省開工建設100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500平方公里海綿城市;爭取5年內實現城鎮污水處理、城鄉垃圾處理全覆蓋、全達標;計劃有步驟地修復被破壞的山體、河流、濕地、植被等,重點圍繞“三改一拆”(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和拆除違法建筑),推進城鎮修補。 此外,用5年時間,建設100個綠色生態城區、200個綠色宜居鄉鎮、1000個綠色美麗村莊,力爭用五年時間,全省發展綠色建筑5000萬平方米;力爭用十年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 鄭光雄介紹,湖北省水利廳將優化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布局,實施排污口整治。通過統籌考慮長江干流水資源、水環境條件以及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提出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分區方案,據此將取水口涉及河段劃分為適宜取水區和不宜取水區,將排污口涉及河段分為禁止排污區、嚴格限制排污區和一般限制排污區。 在分區成果基礎上,優化沿江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主要對長江宜昌中華鱘保護區等9個重要水功能區進行排污口整治,降低污染負荷,改善水功能區水質。對長江干流38處集中供水水源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種保護措施,穩步推進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 湖北省林業廳副廳長蔡靜峰表示,湖北省林業廳將科學劃定并嚴格落實林地、森林、濕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四大紅線,確保全省林地面積不低于860.67萬公頃,森林面積不低于745.18萬公頃,濕地面積不低于144.5萬公頃,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不低于149萬公頃,切實構筑水安全保障底線。 到2020年,新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5個,國家濕地公園31個,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9個,省級濕地公園34個。進一步推進濕地生態修復,啟動江漢湖泊群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長江岸帶——洲灘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漢江中下游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每年實施濕地生態修復工程10個以上。 為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湖北省住建廳將用5年時間,建設100個綠色生態城區、200個綠色宜居鄉鎮、1000個綠色美麗村莊,力爭用五年時間,全省發展綠色建筑5000萬平方米;力爭用十年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 ——湖北省住建廳副廳長金濤 湖北省環保廳:開展“十小”行業整治,2016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湖北省交通廳:重拳出擊治理長江干線非法碼頭、推進“生態航道”建設、推進船舶低碳環保標準化建設。 湖北省住建廳: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大力推進污水垃圾治理“兩個全覆蓋”;大力推進生態修復和城鎮修補;以及大力推進“5121”綠色宜居工程。 湖北省水利廳:優化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布局,實施排污口整治。通過統籌考慮長江干流水資源、水環境條件以及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提出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分區方案,據此將取水口涉及河段劃分為適宜取水區和不宜取水區,將排污口涉及河段分為禁止排污區、嚴格限制排污區和一般限制排污區。 湖北省林業廳:將科學劃定并嚴格落實林地、森林、濕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四大紅線,確保全省林地面積不低于860.67萬公頃,森林面積不低于745.18萬公頃,濕地面積不低于144.5萬公頃,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不低于149萬公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