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部發布《201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
(時間:2016-6-7 9:08:26) |
6月2日,環保部對外發布《201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根據《公報》,2015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全部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有73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占21.6%;26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占78.4%。 同時,2015年338個地級以上城市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取水總量為355.43億噸,達標取水量為345.06億噸,占97.1%,主要超標指標為總磷、溶解氧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地下飲用水水源地358個,達標水源地占86.6%,主要超標指標為錳、鐵和氨氮。 “環境質量的改善是一個逐步的過程,我們既要看到過去一年的進步,更要積極應對未來的挑戰!敝袊h科院副院長柴發合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 京津冀PM2.5年均濃度超標1.2倍 《公報》指出,338個城市空氣達標天數比例在19.2%~100%之間,平均為76.7%;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3.3%,其中輕度污染天數比例為15.9%,中度污染為4.2%,重度污染為2.5%,嚴重污染為0.7%。 其中,空氣污染最嚴重的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引人關注。 根據《公報》,2015年,京津冀地區13個地級以上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在32.9%-82.3%之間,平均為52.4%,比2014年上升9.6個百分點,比2013年上升14.9個百分點;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47.6%,其中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嚴重污染天數比例分別為27.1%、10.5%、6.8%和3.2%。 13個城市中,張家口達標天數比例為82.3%,6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在50%~80%之間,6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不足50%。超標天數中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最多,占超標天數68.4%。其次是O3和PM10,分別占17.2%和14.0%;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77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二級標準1.20倍),比2014年下降17.2%。 《公報》指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含山西、山東、內蒙古和河南)是全國空氣重污染高發地區,2015年區域內70個地級以上城市共發生1710天次重度及以上污染,占2015年全國的44.1%。 從重度及以上污染發生季節來看,1-3月以及10-12月是重污染高發季節,其中12月區域內連續發生多次大范圍重污染過程,重度及以上污染發生天數占全年的36.8%,明顯高于其他月份。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