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国内老熟妇对白XXXXHD-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關鍵字:
政策法規|廢氣治理|噪聲控制|環境監測|固廢治理|清洗與清理|環保前沿|環保技術|土壤修復|綠色建筑
化工|水處理|環保設備|國際視野|企業動態|技術專題|人物訪談|推薦案例|
>>首頁 >> 商業資訊 >> 環保前沿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開展治理土壤污染 應有全局思維
(時間:2016-6-14 9:02:15)
  “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相繼發布,標志著我國開展全方位環境治理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地球生態環境系統作為一個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大氣、水、土壤環境互相作用、互相影響,污染物質經常在地球生態系統內遷移。如果不進行全方位有效治理,往往可能為未來的新一輪污染埋下隱患。
  這并非是“杞人憂天”。就拿污水處理來說,在對污水進行達標凈化處理的同時,污水處理廠也產生大量的副產品——污泥。雖然污水處理后可以達標排放,但污水中的大多數污染物并沒有突然消失,而是被轉移到了污泥中。于是,這些污泥又成了新的污染源。如果不進行及時處理,污泥不僅會對空氣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會污染土壤,進而甚至污染地下水。因此,業內有種說法:“治水不治泥,等于未治水”,說明“治泥”也需要重視。
  長期以來,由于政策方面的缺失,導致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一直被忽視。年初發布的《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國規劃建設污泥處理處置量總規模應達518萬噸/年;然而,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僅完成規劃目標的43.4%,即224.81萬噸/年,完成情況并不理想。
  “土十條”發布后,土壤污染修復與治理日益引起全社會廣泛重視。土壤污染防治難度大、周期長、見效慢,甚至到目前都缺乏行之有效的修復技術。這更加提醒我們需要從源頭開始預防土壤污染,在“治水”的同時,也不能忘了“治泥”;不能將兩者割裂開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的結果只能是污染物從水中轉移到了地下,最終我們仍需再次花費力氣進行土壤污染治理,造成二次投入和環境治理力量的浪費。
  當前,污泥處理處置并不缺技術,更需要政策之“東風”。如餐廚垃圾生物質厭氧發酵制沼氣、循環流化床焚燒發電等資源化利用技術都已成為重要的處理處置手段,可以將污泥“變廢為寶”。近日,環保部與住建部聯合發布政策,將污泥處置納入到城鎮污水處理總量減排考核,今后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將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督。
  但光靠加強監管還不夠,要想實現污泥處理處置的綠色化、低碳化、無害化,還需出臺更強有力的產業扶持政策。比如,從“低碳”角度遴選適宜的主流技術,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對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加大研發力度是一種推動;此外,應扶持進行污泥資源化利用的產品生產,通過財稅政策優惠、優先納入政府采購品種序列等手段激發市場活力。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河南省環保廳廳長李和平:環境治理是天下第 
      河南省環保廳廳長李和平   昨天,河南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會,省發改委、教育廳、科技廳、環保廳、住建廳、交通運輸廳、衛生計生委 
熱點文章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56350733 媒體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為@)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京ICP備0900751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5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