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四川省全面打響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
(時間:2016-8-12 9:34:13) |
在昨日舉行的“解讀四川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第一場專題發布會——打好三大戰役 推進綠色發展”上,省環保廳、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住建廳、省農業廳解答了四川綠色發展方面的問題。 四川省環保廳副廳長李岳東表示將向“突出環境問題”聚焦,全面打響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爭用五年的時間基本解決全省突出的環境問題。 力爭到2020年全省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20%以上,岷江、沱江和嘉陵江干流及其一級支流絕大多數水體達到地表水四類以上標準,21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建成區全部消除黑臭水體,同時建成全省完善的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天更藍 2020年PM2.5濃度下降20%以上 “力爭到2020年全省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20%以上,全省60%以上的市(州)政府所在城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國家規定標準”,這是四川近期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目標。 據四川省環保廳副廳長李岳東介紹,今年四川將拿出1.3億元用于各市州環境空氣質量目標考核激勵。全省將抓好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和川東北城市群三個區域,實施減少工業污染物排放工程、抑制城市揚塵工程、壓減煤炭消費總量工程、治理機動車船污染工程和控制秸稈焚燒工程“五大工程”。 “根據經驗,污染重的城市大氣污染PM2.5的平均濃度下降兩個百分點,優良天數可以增加一個百分點。空氣環境好的地方,濃度下降一微克,優良天數可以增加一個百分點。” 對于成都來說,如果達到下降20%的目標,李岳東預見成都市的藍天一定比現在多。 水更清 10億資金打響流域污染“攻堅戰” 水環境治理,四川將以“殲滅戰”方式向河流劣Ⅴ類水體宣戰。從今年開始,每年還將安排1億元資金用于水污染防治攻堅激勵和約束。與此同時,今年中央和省政府安排了10億元污染治理資金,將集中安排到近期將啟動流域污染“攻堅戰”的市州。 “對‘三江流域‘87個國家控制斷面中8個劣Ⅴ類水質斷面和3個Ⅴ類水質斷面所對應的20余條嚴重污染河流,將實行省、市(州)政府掛牌,按流域逐條綜合治理,限期達標!” 李岳東介紹說,省環保廳還將會同省質監局加快制定《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廢水排放標準》,對污染較重的岷江、沱江全流域實行“特別排放限值管理”。報省政府批準后,對岷江沱江流域已基本沒有水環境容量的9個市、63個縣(市、區)的廢水排放,在2020年前全部按“準地表水四類標準”執行。對各城市建成區的黑臭水體進行排查和公布,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強化治理,力爭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103條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地更綠 今年啟動土壤治理修復試點 對比大氣污染防治和水污染治理,土壤治理難度更大、投入也更大、見效周期更長。為此,四川將進行土壤環境監測預警基礎工程、土壤污染分類管控工程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程。 同時,《四川省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也正在制定之中,力爭到2020年建成全省完善的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在土壤治理過程中,從今年開始,省環保廳將選擇不同區域和不同土壤污染類別,開展治理與修復先行試點,對中央今年安排給我省的5.2億元土壤污染防治資金,將集中安排到德陽、瀘州、遂寧、南充、涼山、樂山等地,積極開展歷史遺留尾礦庫、危險固體廢物堆放場、非安全垃圾填埋場的整治。 四川還將推進環保機構改革,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目前省環保廳正在開展前期調研,力爭2016年底前形成實施方案,2017年實施。另外,旨在體現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四川省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分工方案(送審稿)》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見工作,近期將上報省委省政府審定。成都商報記者 李彥琴 避免“城市病” 啟動城市生態修復 目前,《四川省生態保護紅線方案》已進行了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及合法性審查,并經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全體會議原則通過,待省委深改組會議和省政府常務會議審查通過后發布實施,力爭2018年各市(州)基本完成省級生態紅線的勘界、定標、落地。 “四川按照各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確定城市的定位以及它的功能、規模和發展方向。”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邱建介紹說,在具體的城市規劃建設方面,把規劃技術內容中綠線、藍線、黃線、紫線和紅線的“五線”要求,都通過規劃圖紙進行法律化。“其中,優先強調綠線,在綠線范圍內不能動,動了就是違法。” 邱建表示,針對現在比較突出的,一些城市規劃建設中的問題,四川省進行了重點的研究以及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加以解決。將通過技術和措施,在城市里進行城市的修復,然后大的環境上進行生態修復,使城市能夠像身體一樣得到修身養性。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